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2篇
教育   546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8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清初的词坛是词学复兴的时期,名家众多,成就突出。安徽休宁词人赵吉士是当时词坛的名家,他的词题材广泛,用调丰富,风格清俊。尤其是对陈维崧的追随,显示了他独特的词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2.
正近来读孙德喜先生的新著《准则——政治风暴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版,以下简称《准则》),颇有一些感慨。一是感慨该著视角新颖。作者谈的是现代文坛上的人和事,实际上呈现出来的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心态史和精神史,从一种个人化的视角透视中国现代作家的心路历程;二是感慨作者个性化的研究意识,该著并不是一般性的学术著  相似文献   
153.
张生 《快乐阅读》2013,(14):10-11
尽管2012年我一直远在加州的圣芭芭拉小城享受宁静的生活,可也知道这一年对中国文坛来说是热闹而重要的一年。其中,现籍中国的作家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标志性的事件。但我觉得这一年还有另一件重要的文学事件值得铭记,那就是搁笔多年的先锋作家马原的新长篇《牛鬼蛇神》的出版。虽然我也很欣赏莫言在小说中展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和残酷性,可从个人趣味来说,我还是更喜欢马原在  相似文献   
154.
自顺治末年至康熙十七年,阳羡派词人频繁展开唱酬活动,逐渐形成明确的群体意识和流派观念。阳羡词人的唱酬主题,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反映了清初地域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5.
王妙志 《兰台世界》2013,(11):66-67
朱彝尊早年处于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在漂泊的年月中,拜师结友,随着日月的消磨,学问也渐有所成.与朱茂皖、曹溶、王士祯、顾炎武、徐乾学、纳兰性德的交往中,朱彝尊展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56.
李光地为有清重臣,著作等身。通过考察李光地晚年以朱学为归,对朱学消化融受之后,有所调节,探究其对朱学得失有何补益。其理学继承清初儒学转向实学的风潮,将“人欲”视作非恶,进而首出“性”义,改朱子“致知”为“知本”,一反朱学“天理”、“人欲”的对立紧张,道德实践而可平实,不流于高深玄虚,可谓有补于道学。然抵受不住清代箝制思想的政治力量以及四书五经陷泥科考,士人无意理学,反转向考据,他的成就并未引起历史迥响。  相似文献   
157.
在当今台湾的文坛上,赵淑敏女士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多产作家。尽管她的知名度略逊于其胞姐淑侠,然而这位东吴大学的资深教授,“在家事、课务、书约的交相压迫下,偷暇耕耘”。辛勤创作,以十余本颇有影响的散文、小说集的出版,丰富了祖国当代文坛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8.
隋炀帝虽是一个昏庸糊涂的帝王,却是一个英明的坛领袖和成就卓越的诗人。他没有把学带向宫体诗的死胡同,而是冲破了陈梁宫体诗的樊篱,拓展题材,把诗歌引向军旅和宫廷之外的山水风光,从而使隋代学出现了生机和活力,他对隋代学的健康发展自有其不可磨灭之功。他的军旅诗刚健豪迈,有扭转颓风、开启唐音的重要意义。他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刻画细腻,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9.
肖颖 《青年记者》2007,(16):46-46
安妮宝贝,当代文坛一朵绚丽的奇葩。她1998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小说,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因其另类的风格、阴郁艳丽的辞藻和飘忽诡异的行文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成名作有《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  相似文献   
160.
通过梳理相关史料,确认太宗《威风赋》是赐予长孙无忌的。太宗通过《威风赋》,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同时,《威风赋》也是太宗的精心结撰之作,充分体现了太宗的文学思想。《威风赋》与贞观文坛的审美倾向基本吻合,是太宗文学思想的一个示范,也是太宗的文学思想影响贞观文坛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