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995篇
科学研究   278篇
各国文化   83篇
体育   245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9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拟通过对本世纪词学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来说明本世纪词学研究包括清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提出要打破对清词研究的萧条格局。  相似文献   
72.
准军是继湘军后建立的清朝非竖制兵,是继湘军之后晚清勇营的又一支重要武装,其制度基本仿照湘军,它的建立标志中国近代勇营兵制的发展和兴盛。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淮军既是湘军的继续发展,又是北洋新军的前身,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73.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人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归纳了排除法,声母辨认法,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3种方法,使古代诗歌爱好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相似文献   
74.
书籍作为文字、文化的载体,在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中,曾经历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它伴随着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的近代化进程而产生。该文主要探讨20世纪前期书籍设计的版面、编排、版式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以及影响这些设计元素的特定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5.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在排斥宗教势力、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加强的情况下,在统一的中央政权领导下展开的。而晚清的现代化运动恰好相反。它是随着地方势力的扩大,在地方势力的主导下展开的。这种由地方主导的现代化运动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统一,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中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77.
憨山德清对禅宗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的“为学三要”之说 ,成为 1 7世纪以来三教一体的名言 ,为后世僧人所尊奉的准则。他对禅宗哲学与美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本体范畴“禅”(心 )的深入探讨与明确论述。而他毕生实践 ,则是以三教一体的心性说为指南 ,以禅家心法遍注儒、道、释三家经典 ,对禅宗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了系统阐释 ,在中国禅宗思想史及其美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8.
清朝季世 ,吏治腐败 ,社会矛盾尖锐 ,内忧外患频仍 ,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185 1年在广西金田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半个中国 ,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 ,清朝面临着十分严重危机。就在这多事之秋 ,湖南崛起了以曾国藩、胡林翼、江忠源、刘蓉等为代表的湖湘集团。他们不仅组织地主武装充当镇压农民起义的先锋和主力 ,而且还影响了晚清政治的发展。以耕读之人为主体的湖湘学派在清朝的学术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本文拟就湖湘学派及其治学特点作一初步探索。(一 )湖湘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湖湘集团崛起于道、咸年间 ,是一个以湖湘士人 (多出…  相似文献   
79.
80.
李煜的前期词与其性格是统一的,它们都受唐五代词风的影响,同时又是南唐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南唐必然亡国的命运。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讨论了李煜前期词与其亡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