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7392篇
科学研究   635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44篇
综合类   348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44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660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到不断反思调整,不可否认,他们从完成任务到实现自我,从被动到主动,其设计实施课程的动力在不断地被激发,当他们的课程越接近学校目标时,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时,其课程的情感与认知将被逐步唤醒,而其评估结果又将进一步促进教师完善优化其课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2.
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产生音准不佳现象的原因1 缺乏学习与欣赏音乐的环境 ,平时只忙于学校里的各科作业、练习等 ,很少或根本不去欣赏音乐和学习某种乐器 ,因此缺乏音乐素质、修养等方面的积累与体验。2 缺少音准感的训练与培养。一般的音乐课教学流于形式化 ,即机械地教唱一些歌曲 ,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等方面的训练 ,以及没有注意开好音乐欣赏课。所以导致不少学生的调性概念和音准感模糊 ,唱歌跑调 ,甚至有琴伴奏仍跑调依旧。3 在上课唱歌前 ,不做任何“热身”准备活动 ,诸如发声练习 ,唱音阶及正三…  相似文献   
103.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纬度对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对教师职业的重视,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对教学行为进行恰当的归因、积极调整心态来应对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4.
在古代诗歌中“烟”和“月亮”“钟声”一样,是一个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意象。“烟”以其飘浮、不可捉摸的灵动感,朦胧、遮盖的虚无感而延引出的使人产生无限联想神秘味道,和它的隐秘色彩所能使从悟到的灵趣和妙趣。  相似文献   
105.
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其它方面的有效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小学数学课堂应创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学生数感培养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具备强烈的数学感知、感悟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其它方面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所谓“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感觉和感受。它可以帮助人们灵活地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的目标内容提出来。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对其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奠基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07.
阅读需要一种"仪式感",使阅读这件事在学生眼中变得更庄重而有意义,更闪光而有趣味,从而享受阅读。仪式感在阅读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仪式感能让阅读有向往;仪式感能让阅读变"悦读";仪式感能让阅读成习惯;仪式感能让阅读更温暖。作为学校、教师、家长要通过各种途径,善于建立起阅读的仪式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8.
探究性数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它关注学生经历习得的过程、表达自我思考的过程,重视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带领学生积极探索理性层次的数学知识,在调查、操作、互动中不断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它可以是生活探究、实践探究、预习探究,通过充分探究与实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自我的能力,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09.
人的自我效能感会随着成功体验的增加而不断提升,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效能,而且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一些外在或者内在的干预机制迁移到相似的领域中去。本文通过对106名初三学生的研究发现,通过一些外在的干预机制,可以把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迁移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减少数学偏科现象。建议教师关注有偏科现象的学生,并利用相似学科之间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迁移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各科都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0.
非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很不理想。本文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可行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