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屈原列传》中有一个楚怀王,《项羽本纪》中也有一个楚怀王。有人问:他们是一个人吗?  相似文献   
3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教材将“加胜于赵”解释为“胜过赵国,意思是占赵国的上风。加,动词。胜,这里作名词”。我认为这句话的注释不妥,具体表现在“胜”在这里不是作名词,而是作动词。  相似文献   
33.
"五月五日,龙舟竞渡。""竞"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竞"字的上部像两把刑刀,而金文"竞"字的上部皆讹变为"言"。小篆"竞"的形体与金文相似。《说文解字》说:"竞,强语也,一日逐也。"殆非本义。"竞"字的本义应为"强",如《诗经·周颂·执竞》中"执竞武王",大意是:能慑服强敌的周武王。由"强"可以引申为"争逐"之义,如《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互相争胜就可以成为"竞争",如《庄子·齐物论》:"有竞有争。"对"竞争"一词,郭象的注解释得明白:"并逐日竞,对辩日争。"  相似文献   
34.
正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尝试以《史记》的学习来探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一、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类别(一)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它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扫除障碍,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增强语文自学能力。《史记》的大多数文章内容含量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35.
张胜男 《语文天地》2014,(28):50-51
在《〈史记〉选读》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按必修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来上——重言轻文,以教师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串讲为主。探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受“不管怎么变终得要高考”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面对选修课的教学,教师有种种的“不放心”,一些教师就势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自己给自己套上了“镣铐”。这必然会影响到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和执行。新课标对《〈史记〉选读》的要求是“通过《史记》的解读,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传统文  相似文献   
36.
"传"体是在汉代经学潮流背景下兴盛的一种为阐释儒家经典而出现的文本,即经传。传统观念认为,司马迁《史记》是史传体裁的创立者。《伯夷列传》作为《史记》列传的第一篇,因为体例和写作方法迥异于《史记》其他列传,被视为《史记》列传之"变体"。然而通过对汉代经传向史传发展过程的基本梳理,及对《伯夷列传》文本进行细致研究,可以发现《伯夷列传》并非是后出列传的"变体",而是在经学背景下较多保留了经传的形态。并通过《伯夷列传》的经传形态,初步探视《史记》列传的文体特征深受经传影响的迹象。  相似文献   
37.
由于方言的特殊性和翻译的本质使然,方言著作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尚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对于方言翻译的策略,主要分为三类:标准语翻译,通俗译法和方言对译。方言对译的局限性前人已有论证。该文选取吴语代表作《海上花列传》的英译为底本,以目的论为理论背景,指出张爱玲在翻译《海上花列传》时,常常在标准语翻译和通俗译法中合理选择,两种翻译策略相得益彰,对中国方言作品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8.
《货殖列传》是《史记》中很重要的一篇人物类传,近十年来,对它的研究论述颇多,研究角度也是多层次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地理、人物、文学性、文字考证等方面。但在成果颇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研究内容的重复、论证角度出现偏差、参考文献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9.
从司马迁实地考察的见识、提出富国为治国之根与求利是人性之本的犀识、提倡本末并重的创识、颂扬"素封"的胆识4个方面透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表现出的独特经济思想、过人的思想才能,并在充分肯定其"识"的同时,指出司马迁并没有超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依然在为维护皇权而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40.
正司马迁信不信天命?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涉及司马迁的天命观,教学《六国年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自序》等文章,会多次遇到这一问题。问题难以回避,事实上又不存在"信"或"不信"这样的简单化结论,这个问题就有作简要讨论的必要。司马迁概括《史记》的创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