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55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87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西南古道的民间性质入手,梳理并揭示了过去不为人们关注的西南地区的民间交通和商业贸易往来。虽然西南古道难于上青天,但由于各地的优势不同,互补性很强,商品贸易仍然有利可图,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总得进行相应的贸易交流,所以一直存在相当规模的民间贸易,并终于流淌成各地间相互沟通的大动脉,成为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这一方面使得每个地区、每个社会都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了世界上所有的资源和智慧,使得人们都能改进各自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借民间商贸交流这一相对来说更合理、更公平,而且也更含有感情因素的活动,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更为人性化的、更普遍的、更有弹性的空间,从而相互包容和吸收,达成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骑龙山古道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平乐镇东约1公里的骑龙山上。古道沿着骑龙山脉的山脊蜿蜒延伸,一直通往雅安。2005年6月23日至7月2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邛崃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取得了重大收获。调查表明,古道保存情况不太理想,有些道段基本被毁,但有些路段还是保存很好,整体来看还是具有连续性。通过试掘,共清理出汉、宋、明、清四个时期的道路遗迹,出土了各类唐、宋、明、清时期瓷片(基本为邛窑产品)以及汉代和清代钱币等重要文物。汉晋时期的西南丝绸之路是一条从成都出发,经云南、缅甸通往印度、中亚直至西欧的商道,即《史记》所载的"蜀,身毒国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量中外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它的路线问题。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文献史籍的角度进行梳理,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也对其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都只能大概的指出是途经"邛崃"。此次调查与试掘是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这条道路的实际存在和具体途径路段,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古代西南丝绸之路途经了平乐骑龙山古道。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平乐镇骑龙山古道应该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滇藏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济交往是基础,文化交流是关键,社会交融是目标。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多民族在经济交往中要共建利益共同体,在文化交流中要共创文化共同体,在社会交融中要共构命运共同体,这是滇藏茶马古道留给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4.
冬日下午的阳光,一寸一寸地变软。这倒给了我们这—拨爬山人,注入了丝丝温暖的记忆。四百里徽杭古道,如今尚有十分之一还保持着原状,也就是安徽绩溪到浙江昌化的那四十几里山路。我由杭往皖,意在将这条千年以后依然在跳荡着的古道把一把脉搏。影影绰绰的马啸大小石门远了,闹闹喧喧的天龙十八潭瀑布也已没了踪影,我们就是认准眼前的那一条羊肠小道,作着向上攀爬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词二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春日的一个早晨,我怀着美好的心情出发,决定前往祥云米甸黄草哨的盐马古道走走。米甸黄草哨风景俏丽,山势雄峻奇秀,自然景观独特。年代久远的盐马古道顺着崎岖的山路慢慢下到坡脚,然后  相似文献   
17.
木莲花 莲花,被撑天的树 托出一种高度 宝台山。每朵莲花上 都坐着一个佛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大理文化》2013,(9):100-108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有一条是擅狩猎的古人类沿横断山北上的路线。在这三条路线上都能找到盐的分布。而我们所探讨的洱海区域盐井就是在这第三条路线的横断山纵谷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巧合,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离不开盐的必然结果。答案就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9.
许文舟 《大理文化》2012,(11):64-66
一、天路 这条路很险高度 超过鹰的翅膀长度  相似文献   
20.
易水位于汉代以前的黄河古道下游,是传说中的黄帝、上古尧帝时代政治活动中心和尧帝的出生地,也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的交汇点.特定的地理风貌与人文精神,形成了古易水勤劳质朴、任侠勇义、礼贤重士、慷慨守信和兼容淳厚的文化内涵.小河大流,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