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048篇
科学研究   179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286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4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学习认真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它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目前中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问题,探索语文教学的方法。激情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教师若能从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灵活应用"激情法"于教学实践中,将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3.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情感的教学,情感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推进阅读教学,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94.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导入环节是关键。巧妙的、艺术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产生刨根究底、追根溯源的学习激情。现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课艺术。  相似文献   
99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没能真正体会到写作是自己思想发挥、情感宣泄、才识体现的需要,从而缺乏写作激情和灵感。所以,想改变这种状况,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写作素养,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996.
目前,上公开课的教师似乎陷入了两难之境,没有电教手段和辅助方法的装饰,课似乎上得不够出彩,没有亮点;运用这些方法、手段,又难以把握一个“度”,恐怕会让激情演绎变成“本末倒置”,丢失了语文的本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调和本真和激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  相似文献   
997.
小学生花季年华,多梦年龄,在他们的世界里,喜怒哀乐,悲欣愁苦,亦是百味俱全。言为心声,作文也应是孩子们倾吐心语,宣泄情感的载体。但一直以来,在应试作文的挤压之下,学生的习作被迫进行“全面包装”,  相似文献   
998.
世上任何事,如果你觉得做着它索然无味,那就很难将它做好;如果你想把它做好,但苦于没有好方法,可能你会成功;如果既有浓厚的兴趣,又有科学的方法,你想要不成功,那也不可能。方法太重要了,兴趣更重要。作文,学生的最暗。谈文“色”变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苦苦寻求,终于找到了拨动学生创作激情的那根弦。  相似文献   
999.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生命因感动而精彩。在一个小山村里发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村子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今天就让我  相似文献   
1000.
读者之声     
我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为人生困惑,整天面对这群孩子,总觉得生活如此枯燥。和《人物》接触后,我的教学生涯逐渐变得开朗,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人物》里有激情昂扬的窦桂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