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论陶行知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革命者,陶行知的思想是极其进步的。他的思想在1927年以前属于民主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受近代进步思潮的影响,陶行知把教育和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民主主义思想。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及其新思想的洗礼,陶行知的思想更趋进步,在政治思想上实现了由资立阶级自由民主主义向激进民主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2.
对中俄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采用了不同的改革方式,改革难易的症结可以归结为改革成本问题,改革绩效应是评价改革方式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俄罗斯激进改革失败的原因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73.
较长时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些研究者经常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革命和改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中西文化观等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辨析;同时指出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要慎重使用"保守"和"激进"的概念,"一分为二"和根据历史环境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喜爱用"保守"和"激进"的论断来评价历史问题的人要避免"情绪化".  相似文献   
174.
文章通过对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的认识论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对传统教学设计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影响。但其在教学设计中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客体对认识的制约作用,因此在应用乔纳森建构主义观点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5.
转型国家激进式改革理论虽渊源于狭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货币主义经济学,但又与两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因而无法解释其所主张的激进改革方式与狭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演进理性主义制度变迁方式之间的不相容性,同时该理论赖以成立的一系列严格假设在转型国家远不可能具备。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分析,试图采用激进改革方式使转型国家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的目标是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6.
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背景下,拉克劳和墨菲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话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话语理论,认为语言和行为只是话语总体的内在组成部分;话语是一套关系体系;话语是一种认同,而且是动态中的认同。这种话语理论只是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品质,而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上的激进多元的民主策略也只是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177.
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背景下,拉克劳和墨菲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话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话语理论,认为语言和行为只是话语总体的内在组成部分;话语是一套关系体系;话语是一种认同,而且是动态中的认同。这种话语理论只是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品质,而建立在此理论基础上的激进多元的民主策略也只是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178.
陈苗 《湖北档案》2013,(5):17-18
当前,人事档案改革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公众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改革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激进者动辄高呼一夜完成,于是出现了"废除人事档案"等说法;稳健者则求循序渐进,在平稳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人群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79.
180.
拉克劳和齐泽克是当代享有世界声誉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拉克劳和齐泽克都提出了一种解放话语,试图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总体的辩证法.但二者对解放话语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在拉克劳看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辩证法的是霸权逻辑,而在齐泽克看来,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总体实践则是激进行动.本文通过对拉克劳的霸权辩证法和齐泽克的行动辩证法的阐释和解读,试图指明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乌托邦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