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庄子是异于常人的,他的笔墨里,不时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结伴而过,姑射山神人、混沌、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  相似文献   
42.
尤立宪 《新闻窗》2014,(1):35-35
2013年2月1日,贵州省《黔西南日报》一版刊发了“一位人社局局长与96名农民工的返乡之旅”一文,报道不仅吸引了大批读者,还给不少的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原因何在?归纳下来,缘于该报道选题上有大境界,写作上有小角度,即报道实现了小切口与大结尾,大大增加报道的厚度,是一篇很有灵气的报道。  相似文献   
43.
董连元是颇有成果的草根连环画家,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为弘扬中华礼仪、传承道德文明,他常有作品推出,使我十分钦企。日前,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书画家方志恩让我结识了董连元。年过花甲的董连元才情满溢,几十年“很接地气”地在方寸天地中追寻着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4.
田遇春 《大理文化》2011,(11):64-67
鹤庆,龙潭众多,有人说一百零八潭,也有人说七八十潭。但无论怎么说,泉潭遍布这块土地确实不假。它们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所处地点不同,真可谓百态千姿,妖娆秀美,为这块富庶的土地增添了灵气,养育了万千生灵,各类英才。春夏秋冬,无论云开雨霁,抑或朗朗晴日,龙潭都呈现出万千气象,水色风光。难怪先贤圣人如此钟爱这片山水,留恋其间不知归路。难怪烟波浩淼在古人眼里是抒怀谴愁的理想对象,让  相似文献   
45.
作文教学还需培养学生的“灵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凤英 《科教文汇》2011,(32):79-79,119
作文需要灵气。作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的灵气方面下工夫。首先要重视阅读积累,让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用心发现别人作品中的灵气;作文指导时,通过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滋长灵气;采取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释放灵气。教师的作文指导应该是培养、积累、激发灵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
李兆生 《武当》2005,(2):6-8
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灵气就是真元之气。“金气”是真元之气阴阳交感时的“黄芽”。王重阳和丘处机祖师都说:“黄芽为丹始,黄芽不是丹”,黄芽是炼金丹刚开始时出现的金气。张介宾曾说,宇宙间凡气化之物,不得金气,难以坚强。金气“坚而不毁,历久不散”,这就是所谓“金丹大道”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许多时候,我们在解题的思考过程中,由于受习惯和范例的影响,都会不自觉地遵循定向、系统、规范、模式这个常规.这样解题一是容易走入死胡同,二是呆板,缺乏灵气与活力.如果我们能破除解题中的固有模式和常规定势,运用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原型和经验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形式的重组、沟通、改造,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就可能实现解题创新,集灵气与智慧于一体.下面以几个例题具体谈一谈.  相似文献   
48.
沈迎 《中文自修》2008,(2):19-21
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孕育过程,一个缤纷绚丽的世界横空出世。作为一个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的个体,他包容了穿越几亿年的物质沉淀。而我们称之为世界的,则是一个独立统一、包罗万象的元素总和。  相似文献   
49.
灵气与悟性     
电脑又出故障了!启动之后,进不了程序,而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课件等着完成,怎么办?望着这个庞然大物,我恨得牙直痒痒,热启动了一遍又一遍,仍然进不了程序,  相似文献   
50.
上个星期天,我去了图书馆,看到了一个用长发遮住左半边脸的年轻女子。她的右半边脸,皮肤白皙,那只大大的眼睛充满灵气,很美。可左半边脸为什么总是遮住的?我不禁打起了一个问号。一个小女孩走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