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79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庄子选择迫遥自在的生活根源于他的无为思想。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他对人性的历史遭遇的批判,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思想。然后,通过阐述无为而治的理想及其实现的途径,阐述无为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化,呈现了庄子对历史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7):2-2,F0003,F0004
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创办于1998年,是由爱国华侨、闽发集团董事长林尚德先生累计捐资逾1.5亿元人民币,政府提供配套土地建设的省一级达标高中。学校占地152亩,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高中30个教学班,教职工148人,学生1500多名。  相似文献   
33.
细数感动     
王琴 《教师博览》2006,(9):56-56
从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份杂志以这样的方式带给我这样多的感动—— 不容易 2005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柔柔地照着一切.正在学校听课的我收到了《教师博览》的来信,撕开封口,我看到了令人耳热心跳的文字:“你的文章将被录用!”一同听课的校长见了.真诚祝贺的同时,由衷地说了句:“能被《教师博览》录用文章,可不容易。”心旌摇荡、热血沸腾的我再细看信封,才发现白底蓝边的正面格外养眼,“读教师博览.做博览教师”的背面格外亲切。那一节课,上课老师教了什么.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记住了校长说的那三个字——“不容易!”  相似文献   
34.
师世伟 《云南教育》2005,(32):28-29
不久前,有幸聆听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庐山的云雾》(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感触颇多。于老师清新自然的教法,扎实、有效的学法指导,对我们来说。指导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5.
36.
大音希声     
翦凯 《教育文汇》2011,(10):42-43
从教十余年来观摩过不少课,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 在教学生字中,于老师首先投影生字让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之后指导理解重点词“踉跄”,并在文中划出此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踉跄”的意思;接着又用动作演示“踉跄”,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齐读词生词。对文中出现的多音字,他投影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学生读。  相似文献   
37.
《左传》选篇《郑伯克段于鄢》(见隐公元年)中的"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一句。历来对"聚"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认为"聚"是聚集民众。本文从各种文献角度考察,得到"聚"为聚集粮食或粮草的意思。  相似文献   
38.
朱霄 《天津教育》2003,(4):42-42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于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笑声、掌声、赞叹声。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为他高超的教艺而折服,无不赞叹他的课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笔作为于老师的弟子,每次听他讲课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他课堂上轻松自然的教学幽默更让听课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9.
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等重多考古发现及其对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化物所进行的深入考证可知:二里头文化就是古蜀文化,古羌民族所创立的夏文化与古蜀文化之间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且有其同祖关系,这可作为"禹兴于西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0.
本文考定莫高窟第 4 5 4窟主室东壁门南第 1身于阗国王像不是李圣天 ,而是 96 7~ 977年在位的尉迟输罗即从德或其他。从于阗国王像与洞窟可能的几位功德主共存时间关系来考察 ,第 4 5 4窟窟主为曹延恭 ,即由曹延恭创修 ,曹延禄续修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