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勤思勤练”对于中职美术老师来说就是勤思考勤练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美术教师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教书匠,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考,精心设计每篇教案,珍惜每一节课。“教然后知不足”,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情况,发现优势和不足,课后及时进行总结,整合,不断改进,弥补不足发扬优势。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效率,是我们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勤思考就好比勤照镜子,不知自己的不足,最终只能碌碌无为。保持勤思考勤练习的习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2.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先安排了“说一说”活动(今天是几月几日?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几天?与同伴说一说),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把学生已有的年、月、日生活常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接着教材安排了查阅年历“填一填”的活动,通过填写2004年和2005年各月份天数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发现各月份天数的规律及记忆方法,最后通过填写1997年至  相似文献   
23.
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然后"在自然口语中作为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在实际言语运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话语标记的"然后"在语篇层面的两种功能表现形态:语篇组织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并对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表现样式:标记事件过程切分、标记话语过程切分、标记人际互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龚贺 《时代教育》2012,(7):289-290
"然后"和"后来"在复句或句群中都是经常用到的表示连贯的关系标记,表示后一分句或句子表示的事件或状态接着前一分句或句子发生。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本文从句法成分、语义内容、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两个连贯关系标记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5.
宁志刚 《教师》2013,(25):127-128
在收看多档访谈类节目后,惊奇地发现.“然后”这一顺承连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事实上在访谈对象的表述中,上下旬根本就不存在顺承关系。一位女歌手在短短一分多钟的表述中,滥用了近二十个“然后”。在一档中学生夏令营的采访节目中.三个初中男孩几乎个个都是满口“然后”.有的恶劣到半句话一个“然后”,似乎没有“然后”,就无法完成表达,他们全都把“然后”当成了口头禅。听完之后。如骨鲠在喉,真想不到我们以语言表述规范见长的节目主持人.怎么能容忍如此糟蹋汉语纯洁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6.
刘云生老师这节语文课的整体设计是合理的,其内涵也是丰富的,尤其是精彩的言语研读,独特的心根生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地说,有四点是十分可取的:(1)紧紧抓住文本,认真学习语言文字,着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知、理解的能力,如辨析“忽然”“固然”“当然”的区别,进而体会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又如教师注意到了学生发言中连用两个“然后”,让同学给发言者“建议”,后改为“最后”。这都是砥砺语言的功夫,这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内容。(2)与写作紧密结合,以读促写。例如,补充一战时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作战的报导,这一小段文字,不仅与课文配合紧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坦克的神威和德军的狼狈,让学生更信服课文内容的真实性,同时,教师还把这段文字与课文的相应部分进行比较,说明应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内容的详略。  相似文献   
27.
浅议"以后"、"后来"和"然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后"、"后来"和"然后"这三者均可以表示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文章从词性、语义内容、句法功能三方面对这三者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8.
29.
胡项杰 《现代语文》2013,(7):111-113
话语标记是人们日常会话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数量众多,其中"然后"一词是典型的代表。"然后"由基本义表条件关系发展为表顺承关系,进而虚化为表事理顺序,最终成为不具有真值意义的话语标记。"然后"作为话语标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特征,同时新的功能和特征的出现,也对这一用法和言语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旅途漫漫,和许许多多的陌生人相遇、相识、相知。又淡淡一笑,擦肩而过或挥手告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