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班主任》2012,(2):F0004-F0004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公办完全中学,源于香山慈幼院女校,1931年由熊希龄先生、陶行知先生和张雪门先生创建北平幼稚师范学校,迁址到历代帝王庙,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1972年统编为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2003年迁至北京金融街北端。  相似文献   
52.
《新闻界》2016,(12)
环球通报社是熊希龄从国际政治传播的视角、现实外交的需求而提倡创设的新闻机构,但它是否真正得以实行?是否具有近代通讯社的性质?这两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悬而未决,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文献的重新梳理、解读和考据,环球通报社只是提上日程而未有真正设立,但熊希龄对该机构的初衷是期望将其打造为具有近代通讯社性质的新闻机构。  相似文献   
53.
熊希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赤诚的爱国者,一个怀有经国济世抱负的政治家和有志造福大众的社会活动家。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30年,他活跃于政治、经济、教育、慈善事业等领域。1937年熊希龄为青岛慈幼教育出谋划策,提出了与香山慈幼院合作的意向,但因“芦沟桥事变“和他1937年12月的突然离世而成为一段未圆之梦。  相似文献   
54.
所谓慈善教育思想,就是慈善观与教育观相结合的思想.熊希龄的慈善观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特征:一是重视宗教,以宗教作为改造世道人心的工具;二是重人道,轻名利,尽义务,以此三者作为办理社会慈善的精神和原则;三是重视教育,以教育作为慈善事业的主要面向.熊希龄慈善教育思想的主要目标在于教养孤贫,使孤苦儿童能与富人家子弟同享教育之幸福,以培养孤贫儿童能够自食其力和成为健全国民为其特征.熊希龄的慈善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但最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就是贫富均等的教育观.在熊希龄的慈善教育思想里,最为生色的还有对于婴幼教育的重视,即所谓慈幼教育.  相似文献   
55.
高燕 《北京档案》2012,(7):58-59
香山慈幼院是民国人士熊希龄于1921年创办的,慈幼院最初的学生来源大致有五类,即原慈幼局收养的灾童,香山附近满汉族贫苦儿童,以及后来女界红十字会和北方五省灾区赈济会在北京设立的灾童临时教养院和湖南华洋赈会收养的灾童。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的初衷在于济贫抚孤,使那些孤贫失学的儿童在获得一定的职业教育之后能为社会服务。随着组织机构与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香山慈幼院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德、智、技、群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爱国之国民"的办院宗旨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