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75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1556篇
教育   131577篇
科学研究   13949篇
各国文化   423篇
体育   6063篇
综合类   5433篇
文化理论   1333篇
信息传播   18805篇
  2024年   936篇
  2023年   3732篇
  2022年   4229篇
  2021年   4989篇
  2020年   4991篇
  2019年   4699篇
  2018年   2128篇
  2017年   3239篇
  2016年   3967篇
  2015年   6029篇
  2014年   13428篇
  2013年   12350篇
  2012年   15102篇
  2011年   15548篇
  2010年   12415篇
  2009年   11782篇
  2008年   13940篇
  2007年   9968篇
  2006年   7898篇
  2005年   7521篇
  2004年   4717篇
  2003年   3684篇
  2002年   3065篇
  2001年   2352篇
  2000年   1746篇
  1999年   816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议展览中的茶歇服务受到更多与会者关注,文章运用RMP理论以及相关的旅游学理论分析甘肃地方饮食资源本体特征和茶歇市场需求,得出甘肃有多种可转化为茶歇产品的饮食资源,对适合开发成茶歇产品的饮食产品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将甘肃特有的敦煌、黄河、马家窑等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包装、餐具设计、氛围营造中,最终将饮食、文化和茶歇融为一体,既彰显文化内涵,又能为甘肃会展茶歇产品提供地方特色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72.
文化、文明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存在密切联系和重大区别的概念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澄明文化多样化和文明一元论以及“文化的差异”和“文明的尺度”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逻辑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遵循。近代反侵略战争的挫折导致中国深陷文化危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文化觉醒,挣脱了“全盘西化”和“本位文化”造成的“体用”“道器”“本末”二元论争的枷锁,奠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烈认同和自觉遵从。  相似文献   
973.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年,也是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 2021年教育装备工作基本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  相似文献   
974.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为我们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视域与完整的维度方向。在中国现代化转型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以无产阶级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民是依靠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向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转型根本路线与推进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向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转型根本路线与推进方案的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基因,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作为国际视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理论特征与中国的历史与实践形成了跨时代契合,助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成为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释放人民群众主体力量,一方面使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转型根本路线与推进方案得到守正创新,另一方面使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民族基因与国际视野得到激活开拓,最终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实现成为可预期的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75.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来帮助学生实施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来加强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提高。通过生活化思维,能够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76.
目前,随着德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调研梳理了关于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并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产物,旨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目标。在该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将情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工作,能在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该课程中存在的结合内容不够恰当、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结合方式不新颖等问题。对此,授课教师可从挖掘教学素材、提升教师修养、创新教学方式等问题出发,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德育内容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充分体现出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  相似文献   
978.
最近几年,儿童安全事故屡屡出现,使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虽然家长监管的欠缺不容忽视,但究其根本,儿童对于安全的认知不足才是关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核心的宗旨便是构建学生的道德品质、重塑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身心健康,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构建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本文就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做出探讨,以期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中的安全教育落实到人,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79.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在为小学生们普及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可以推进学生法治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与构建。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特点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入手,对教学实践策略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相似文献   
980.
苏博  姜帆  方长浩 《海外英语》2022,(5):155-156+162
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传播课程思政的内容。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量大面广的重要课程,是课程思政传播的主要途径。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现状,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课程思政所面临的困难,并且提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