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0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富于现实生活气息,而且人物个性总是在情节的发展中自然地显示出来。夏洛克、哈姆雷特、福斯塔夫等都已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本文将针对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主人公———这一具有多重性的主体形象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2.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经苦难、长期散居世界各地的弱小民族,是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互助精神将他们连在一起。历史上,犹太人的祖先曾在巴勒斯坦建国,定都耶路撒冷。近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和动员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国诞生。  相似文献   
73.
《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性的一部,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但同时也是一部争论和异议最多的剧作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被不断地“评说”。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对他的剧作的评说也是说不尽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本内涵更是一言难尽、难有定论的,本试图重新解读和阐释《威尼斯商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74.
近代辽宁犹太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辽宁犹太人主要为俄系,其形成为社团的仅有大连和沈阳。他们同中国其他城市的俄系犹太社团一样,在社团活动方面均听命于哈尔滨的犹太人社团。他们在迁徙辽宁的过程中,多经过了在哈尔滨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75.
在19世纪末期东欧犹太人大批移居美国之前,美国的犹太人已经在美国发展出独特的美国犹太文化,这同他们的传统宗教和文化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6.
1952年.爱因斯坦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恳地邀请他出任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换作一般人,自然会倍感荣幸而欣然接受。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毫不迟疑地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与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相似文献   
77.
一对犹太父子在美国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回答是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手……”  相似文献   
78.
崔天祥 《宁夏教育》2009,(12):67-67
学会读书。书,犹如智慧的明灯,指引着人类从远古时代一直走到互联网时代。不敢想象,没有书,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从有关资料看,年均读书量最多的是犹太人,而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仅为48.7%。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刀不磨。总有砍不动的那一天。同样道理,不读书,不补充源头活水,我们教师仅有的一点老本,总有用完的那一天。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9.
李恩堂 《天中学刊》2010,25(1):117-120
由于犹太人长年散居在世界各地,出于非犹太人识别犹太人的需要以及犹太人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需要,“谁是犹太人”的问题便呈现在世人面前。界定“犹太人”的世俗标准,一是从人种学的角度,即种族的体征来判断;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即从家庭和血缘关系来判别,而不能再依据宗教标准去界定“犹太人”。目前,犹太学界普遍采用的界定“犹太人”的标准,是把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相结合。  相似文献   
80.
尽管在美国反犹排犹的情绪长久地徘徊不去,然而许多犹太人对美国心存感激,这个新大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泛天地,一个大显身手的中央舞台,他们在这里取得了很大成功。20世界30年代的大萧条为犹太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提供了机会,当大危机加重美国的反犹形势时,一定程度上也把犹太人带进了美国的政治中心。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上台执政标志着美国犹太人大量进入政府工作的开始,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总统智囊团的高层人士中,犹太人占了大多数。同时,罗斯福及其政府也得到了大多数美国犹太人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