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12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88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刘俊 《课外阅读》2011,(8):248-248
王维的诗歌既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又有谢灵运等山水田园派诗人秀丽隽永的诗风。他以画八诗,使诗歌的意象更加具有形象性、色彩性和生动性,也因此使他的诗歌能够给读者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本文将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基础之上,对其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42.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知其人”即了解作者生平,“论其世”即熟悉写作的时代背景。一篇文章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思想和特定的社会现实。既然文章是特定个人写作的,足特定时代的反映,那么了解生平背景,可以既看到它的正确、积极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它不足、消极的一面,从而更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更客观地评价文章的价  相似文献   
4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传世之作,诗句抒发了作者逢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教学这首诗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可根据诗句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想像,创造形象画面,进而设身处地,进入情境,感受画面,感悟情感。一、揭示课题,初知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题目交代了时间和诗句中心。“忆”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不仅交代了时间,而且交代了作者情感产生的基本原因,只要稍加剖析,就能引导学生从中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4.
45.
《神州学人》2004,(4):22-23
1988年8月,我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公派留学生的英语考试.并调到了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91年,我受国家教委委派赴墨西哥国立心脏病研究所学习,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46.
张维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科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杰出人才,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德国哥廷根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近年来致力于数字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2003受到国务院表彰,并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章”。  相似文献   
47.
明万历间,漳州出了一位名的书法家李宓,李宓虽系一介布衣,但他的书名却得到当时领袖书坛董其昌的赏识,并自叹不及,可惜李宓的书法一直不为世所知,本希望通过对李宓事迹的稽考,以期引起当代书坛的重视。  相似文献   
48.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神道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神道碑原存于朱载堉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神道碑由我国明代名书法家王铎撰并书舟,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朱载堉神道碑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录。  相似文献   
49.
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为我们描绘了人们“晚归”的生活画面,而且动静相映成趣,体现了“诗画合一”的特性。  相似文献   
50.
王维"接受伪署"考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在安史乱期降伪并"接受伪署",被后人如朱熹等认为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但近年来有论者就此事进行"翻案",并对两《唐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进行直接否认.文章着眼于史料记载与王维文章两个方面,对王维的"受伪职"一事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翔实考察,以证明王维的"接受伪署"乃确凿可靠之史实.现存王维集中的有关文章表明."贼平后"的王维对其"接受伪署"一事,乃是深感痛心而予以时时自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