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41.
杨萌 《收藏》2013,(11):30-32
明清之交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时期,封建正统意识、价值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新的美学观、价值观正在兴起,审美意识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多的人认为艺术在于抒发个人性情。书法上的表现,就是豪放浪漫书法风格的出现,书家开始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精神。王铎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书风和卓越成就,确立了他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42.
陈缨 《新闻世界》2010,(10):152-152
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和县乌江七棵松,1898年出生在江苏江浦,1989年病逝于南京,终年92岁。林散之先生十六岁开始学习楷书,三十岁学习行书,直到六十岁才开始学习草书,可谓功深力到。林老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草书,  相似文献   
243.
244.
行书之道     
行书,又称“行押书”,是最生活化的书写字体,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唐张怀璀在《书断》中说:“按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行书即正书之小讹(“讹”一作“伪”,有所变异之意)。勿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王情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钟元常善行押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极焉。”  相似文献   
245.
书法艺术是一种象征中国文化的艺术门类,而草书艺术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样式.它兴起于汉代,确立于魏晋,成熟于唐代,具有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草书的成熟是书法由实用转化为艺术的标志,具有外形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点,它通过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审美,表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艺术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46.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东坡多才多艺,嘉祐年间中进士,与其父苏洵同出欧阳修门下,是北宋名的学家、书法家。其与欧阳修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擅长楷体、行草体,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由于他的书法作品比较珍贵,流传下来的真迹更是少之又少。鄢陵县档案馆保存的其草书《醉翁亭记》帖,更是稀世珍品,该帖共18面,每面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此帖得以在鄢陵保存,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似文献   
247.
东汉张芝的"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后人主要有两种解释:大多数人的主流看法,认为它是指因时间仓促而来不及或顾不上用草书字体书写;另有一小部分人则认为它是指因时间匆促来不及先起草稿而直接写信,与使用哪一种字体并没有直接关系.本文研究认为,乃是由世人特地将张芝之书法墨迹冠以"匆匆不暇草书"一名,即人们借用张芝本人在书信中这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从中引申出特定的语义,用以称颂这位"草圣"的书法.  相似文献   
248.
249.
汉代书法艺术繁荣的重要标志,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书体的齐备,书家群体的出现和书学的初步形成。隶书和草书不仅使书法艺术符号更趋抽象和简捷,同时也更具概括力和表现力。张芝、蔡邕的出现,使汉代书坛形成一种星汉灿烂的景象。“书为心画”的提出和书学理沦的丰富,推动着汉代书法艺术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50.
王晓亮 《收藏》2001,(11):26-26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代书法在其前期完全是沿袭明代摹古的“帖学”道路。但也不容忽视,清初的书法也有一种“异格”。这种“异格”多出自明代的遗民,他们出于对故国的眷念和身世的哀痛,有倾泄积愫的要求,这便决定了他们在艺术旨趣上要走与清统治者不同的道路。他们崇尚个性,崇尚表现,追求独特、倔强的意趣。因此,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都很奇崛。他们的革新,在明末至清代三百年中,所起的影响虽然有限,但今天看来,仍是书法艺术领域中很有生命力的。王铎即是他们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