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882篇
科学研究   134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268篇
文化理论   63篇
信息传播   40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如何对待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承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这是近代百年始终纠结于国人心头却又至今尚未真正解决的根本文化问题。尽管我们已经明确"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等基本方法论原则,然而,古之文化究竟如何"今用"?如何判别"糟粕"与"精华"?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精神资源?至今仍是开放着的课题。  相似文献   
52.
文学作品往往借助于经典细节来展示人物独特的个性或事物独到的意蕴,留给读者想象或补白的空间,达到言尽意丰的艺术效果。从三个方面对经典细节做分析,即平淡最真、惊险见勇、无声显情。精准的细节剖析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53.
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54.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黑人母亲在逃亡路上无奈弑婴的故事。作品以多种叙述模式蕴含深刻的主题意义,以灵活的叙述手法和细腻的写作手法重现了黑人奴役史上一个心酸泣血的故事,揭示了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55.
意象是诗词意境的重要构成单位,在古诗词中有着特殊位置。意象既不是物本身,亦不是心自体,而是二者互孕共生的产物,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融合。"鸿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作为客观物的鸿雁,经过诗人独特的人文体验与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意蕴。本文试从建构类型上将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类,并分析探讨其各自蕴含的丰富寓意。  相似文献   
56.
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通过一男二女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否定了现代人男将不男、女犹不女、阴阳两极严重失调的悲剧性的生存模式,探讨了重构男女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57.
威权性的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教化的基本特征,个体生命被遮蔽在神圣的“(天)理”之中,“人”被遮蔽于“民”的身份之中,纲常名因之而成为“吃人”的教化。从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教化思想的出现,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性教化的艰难启蒙一步步走向深入,在发现了“吃人”的礼教的同时,也发现了“人”。  相似文献   
58.
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裔”作家是以“异乡人”姿态面对城市的,他们一度因认同启蒙现代性而挣扎进城,并渴望被城市现代性同化;但在逐渐感受现代性之后,又猛然惊醒于归属传统文化的自我身份正在丧失,寻求传统的归乡行为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59.
龙是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刚毅、勇猛、权威和正统;而龙王则是在中华文明和印度佛教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民间信仰,它包含雨神、河神、多宝、护法神、戏谑等多种文化意蕴。二者在历史发展中存在分流与合流的现象,其文化意蕴存在差异,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60.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之中,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十七年》一书中提出"历史三峡"的概念,并将2040年视为"扬帆之下"通过历史三峡的年份。以历史学家的预测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我们无疑仍处在"历史三峡"的惊涛骇浪之中,波诡云谲,险象环生。一切皆流。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尝试着捕捉急剧变化的时代正在涌动着的潮流:互联网"润物无声"地改变我们的知识生产;"健康中国"的大纛悄然矗立;传统乡村文化不断遭到城镇化的改写。在这种"新常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