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48篇
科学研究   118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教育题材长篇小说《倪焕之》,是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教育状况的一面镜子。小说主人公倪焕之极力追求并实践理想学校和理想教育,主张教育要认识儿童,注重开源教育和诚意感化。探寻叶圣陶的早期教育理想和追求,对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仍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根据我院培养任务,从大学俄语教学的特点出发,对从大学俄语到海军俄语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我院特点的俄语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陈尾菊 《海外英语》2011,(4):246+248
校园俚语是在特定的校园范畴内开展教育活动,学生使用或创造的一些非正式的惯用语。该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阐述校园俚语的特征、现实意义及制约因素等方面,结合校园流行俚语多层面剖析其内在价值,旨在获得对校园俚语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一个半世纪前,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日本兴起了明治维新,两者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比较这一时期中日教育改革的得失,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深刻认识教育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战略作用,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教育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35.
姚静 《华章》2011,(30)
本文着重论述了档案工作对于记录历史、从事历史研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以及档案对于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和做好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崔昱 《文教资料》2011,(30):173-174
陶行知始终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和创新了西方德育思想,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德育思想。其思想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德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浅论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当前大学德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陈宏凯  李力 《文教资料》2011,(13):208-210
本文从开展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凝聚力的形态,大学生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途径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凝聚力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8.
徐幼萍 《文教资料》2011,(21):100-102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三平"精神。本文从"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象意义与实践操作角度,阐释和探寻"三平"精神在中原崛起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  相似文献   
39.
原苏联教育理论实验家列.符.赞科夫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分析了评价方法不恰当、教师业务水平较低等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并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相应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真正理解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质和意义;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提高教师素养;采用"过程"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  相似文献   
40.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