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243篇
科学研究   15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13篇
综合类   103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舞动青春     
青春充满梦想。进入职高以后,我曾经以为我的梦想将从此停滞,以为我的生命将不会有光彩,所以我一直都不快乐,脸上也没有了笑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选进校健美操队,接着一切都改变了。进入健美操队,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灿烂温暖的笑容,我记住了一句队内名言:每天都要微笑哦!如  相似文献   
72.
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是大学学生工作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优秀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优秀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全体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和扶持起真正意义的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73.
随班就读学生作为学校群体之一,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更需要集体的关怀和爱抚,这种需求在他们身上表现为希望同学能和自己良好相处,希望老师亲切地与自己交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自己。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关爱、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只要我们全校师生有效合作、共同努力,相信随班就读学生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4.
残疾孩子作为一群特殊的人群,以随班就读的方式进入课堂,对教师、对家长、对孩子本身来说都是一项比较大的挑战,但为了这群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要从各方面入手来进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而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76.
自从1987年徐百伦先生提出的金钥匙计划被教育部采纳,并迅速启动了"金钥匙工程",随班就读就成为我国对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形式。残疾学生中程度较轻的儿童得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在同一个教室中学习和生活,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融合教育。但随着应试教育体制的深化,加之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浮躁心理,导致很多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农村的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情绪失调、自卑感强烈、不愿也不敢与人交往等问题。  相似文献   
77.
78.
搜遍网络,有各种其人:名如其人、字如其人、画如其人等等,就是没有班如其人,这里的班如其人说的是,一个班集体的表现跟这个班的班主任息息相关,即班风如班主任。  相似文献   
79.
在传统的一班一师制下,教师被限制在一个班级中,导致优势资源过度饱和,严重浪费。要改变这种局面,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校要让教师"走"起来,通过单课走教、单元走教、主题走教的研究,形成横向走教和纵向走教相互交叉的"走教制",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师的优势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0.
基于学校生源的差异化问题和"合适"教育的理念,提出以"分层走班"为教学形态,以"合作学习"为教学方式,以"自然递进"为实施路径和发展目标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三位一体"的关键是"分层教学"。对此,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表明,"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