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在计算机模拟光学衍射过程中,把连续的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离散化为离散菲涅耳变换的方法,并用离散菲涅耳变换计算出任意形状衍射屏的衍射光场.应用MATLAB的GUI工具开发了光学衍射仿真软件,它不仅能模拟常见光孔的衍射,也能对如刀片等复杂形状衍射屏的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进行模拟,有助于理解衍射光在传播方向上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的不同和衍射花样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2.
李恒光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57-58,97
清儒在小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文字、音韵、训诂各方面都产生了卓绝千古的学者,其中高邮王念孙父子在训诂学上的成就更是凌跨古人,独步当世。《广雅疏证》作为王氏父子杰出的著述,为训诂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开辟了宽阔的途径,他们在训诂学上的功绩可谓"千五百年来未有其人也"。  相似文献   
23.
由于刘裕对门阀士族政治的限制,故刘宋以后琅琊王氏成员之政治生活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随着门阀士族政治在朝廷政治中的逐渐淡出,因此不同朝代君主之政治理念,也便成为影响这些士族子弟参政的重要因素,加之齐、梁、陈三朝易代频仍,这样就更需要琅琊王氏之成员对不断变迁的社会政治作出适应性的选择.虽然齐、梁、陈三朝以后琅琊王氏之后人靠其祖宗之基业在朝廷政治中均有不俗之表现,在伦常婚姻方面也有与皇室通婚的情况,但此时琅琊王氏之出世入仕只不过是作为朝廷政治之点缀,已经失去以往士族群体参与朝廷政治之特征.  相似文献   
24.
太原王氏与琅玡王氏均是中古时期著名的大族,在北魏中叶,两个家族先后都有支系流寓于北方。但相同的境遇,却没有相同的归宿。太原王氏北归支在南方主支覆灭的情况下,最终跻身于山东士族顶级门户,而琅玡王氏北归支则在短暂辉煌后,迅速归于寂寥。对于两王氏在北朝的殊途,前贤多有讨论,但在历史的迷雾下,仍有关键的节点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25.
王汝涛先生在琅邪文化的研究上做出过重要贡献。其研究特点,一是对材料的广泛搜集与精心鉴别;二是严格遵循"有几分证据讲几分话"的原则;三是既立论稳妥又新见迭出;四是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结合。王汝涛先生的为人与治学态度也体现出琅邪文化的鲜明特征,如淳厚质朴的气质,认真求实的作风,学术上的兼容与综合,以及谨慎、执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26.
清代杰出的音韵学、训诂学、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的著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和王引之的著作《经义述闻》《经传释词》学术界称为《高邮王氏四种》。论文简析了高邮王氏父子的学术成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邮王氏父子和《高邮王氏四种》仍备受当代和现代学者推崇的观点,王氏父子迄今仍为治学的榜样,而他们的著作堪为当世学术的根柢书。  相似文献   
27.
施琅与两岸妈祖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妈祖信仰对施琅的影响与帮助主要体现在其征台之役。康熙二十二年,他巧妙运用妈祖信仰在水师官兵及民众心中的影响力,鼓舞士气,最终取得征台之大捷。收复台湾后,两岸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岸妈祖信仰之发展。施琅是两岸妈祖信仰发展史上之突出人物之一.其妈祖信仰同时也带动了施氏族人对妈祖文化之贡献。  相似文献   
28.
用分步积分法推导出夫琅禾费矩孔衍射的光强分布公式,并对光强分布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9.
30.
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其刻书除了著名的《十三经注疏》《津逮秘书》等,还包括数种王象晋的著述。王象晋曾为官常熟,毛晋与之多有交往,并为其刊刻了《二如亭群芳谱》《剪桐载笔》和《秦张两先生诗余合璧》等书。毛晋为王象晋刻书,既是基于自身出版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出于对王象晋的倾慕及其词学观念的认同。而毛氏汲古阁的声誉,也促进了王象晋著述的传播,扩大了新城王氏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