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15632篇
科学研究   1685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547篇
综合类   794篇
文化理论   140篇
信息传播   274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813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591篇
  2012年   1784篇
  2011年   1784篇
  2010年   1630篇
  2009年   1504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420篇
  2006年   1012篇
  2005年   1048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加入WTO后中国武术产业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修 《中华武术》2002,(12):9-9
中国武术走过了5000年,中国武术正一步步走向世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武术面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43.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志希  汪露 《现代传播》2002,18(4):27-31
梁启超与李普曼是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在新闻与政治的关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 ,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 ;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 ,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都聚焦舆论 ,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崇尚是梁启超舆论观的基础和重心 ,而李普曼则对报刊的客观公正、公众舆论是否纯洁、可靠表示忧虑和怀疑。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舆论公众作出不同意义的理解。梁启超李普曼的新闻传播观的差异性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前者体现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 ,后者则渗透着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4.
45.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地市广播作为中国广播事业链上的重要一环,相对于中央、省级电台,市级电台有脚踏实地、直接接触生活、接触百姓的基层优势;而与县级电台相比,市级电台又有一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城市优势。目前,市级广播电台正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实施“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这也成为市级广播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成为“2003广播发展年”市级广播电台发展的主题。市级广播的现状与面临的难题:20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46.
周鸿 《新闻前哨》2003,(2):10-10
我们正处在大众传播极大发展的社会。每天,媒介向我们输送新闻、评论、电视剧、专题报道等各式各样的节目,以试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但是,当媒体考察传播效果时,却发现有许多事不是那么尽如人愿。受众的心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动,受众的态度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受众的情感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激发,传播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说明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传媒应想想受众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内心活动到底有哪些特征。只有根据这些特征来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传媒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下面就来探讨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7.
陈静 《声屏世界》2003,(11):27-27
采访中的互动意识,是出镜记者应该牢固树立的根本理念,也是实践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策划在先,写好提纲,到时按图索骥,我问你答,一板一眼,纯粹是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另一是陷入现场气氛不能自拔,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偏离预期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使出镜记者形象苍白,成为可有可无的道具。只有互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交流、思想的融汇甚至观点的碰撞,才能激活采访意图,才能产出荧屏生辉的作品,才能锁得住受众的眼珠。互动是凸现本质的透视镜。电视记者出镜采访,亲临其境地去看、…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