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21024篇
科学研究   1062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386篇
综合类   845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2833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1834篇
  2013年   1613篇
  2012年   1935篇
  2011年   1973篇
  2010年   1751篇
  2009年   1701篇
  2008年   2088篇
  2007年   1743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1248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成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体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途径。定位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路径,打破体育社团与政府职能错位的旧体制,使得权利在政府与社会间“回归自然”,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52.
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习型城市建构经历了理论思索到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点状探索、线状分布、齐头并举几个阶段。具体的成因包括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国家领导倡导,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大力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推介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53.
本拟结合本班幼儿自发进行的建构“机器人基地”的区域活动案例,浅谈自己对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4.
理性是思想与对象同一,非理性则与理性悖逆。理性以外部对象为思想内容,非理性则以自我需要为思想中心。理性与非理性不是平行并立,互不干扰,也不是渭分明,各行其是,而是相辅相成,各有自已的功能和作用的。失却理性和失却非理性,都会导致精神危机。在精神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活动,也不存在粹纯的非理性活动。当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是把非理性当作世界的本源,它是个人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体系,与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5.
本分析了《实用英语》教程的编写特点,分别对语言基础知识方面,题材选择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6.
阿奎那政治哲学在逻辑上是以理性为前提的,理性沟通上帝与人类,化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以此为基础展开二方面内容。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确立其政治哲学的系统:上帝与世俗社会,并且在信仰的前提下通过对世俗社会有限的肯定而最终将世俗社会置于上帝之下;二是在上帝与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内部用以服从为核心的自然秩序有机地将两个部分及世俗社会内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并最终也将世俗社会置于对上帝的信仰服从之下  相似文献   
57.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任。要完成这样的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还儿童以主体地位 ,将历史教学之根深植于儿童经验之中 ,通过意义建构 ,使历史与现实对接。进而使对历史的体认服务于儿童经验的改组 ,最终使历史的教育意义见之于儿童的现实行为。  相似文献   
58.
挥之不去的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20世纪图书馆学精神的理论精神和技术情结,中国图书馆精神的重要特质及其在学术领域和行业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59.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志希  汪露 《现代传播》2002,18(4):27-31
梁启超与李普曼是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在新闻与政治的关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 ,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 ;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 ,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都聚焦舆论 ,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崇尚是梁启超舆论观的基础和重心 ,而李普曼则对报刊的客观公正、公众舆论是否纯洁、可靠表示忧虑和怀疑。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舆论公众作出不同意义的理解。梁启超李普曼的新闻传播观的差异性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前者体现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 ,后者则渗透着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