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13089篇
科学研究   829篇
各国文化   107篇
体育   408篇
综合类   482篇
文化理论   108篇
信息传播   200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1167篇
  2013年   1127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484篇
  2010年   1311篇
  2009年   1251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263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418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新时期中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成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体育的社会化,这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解决新时期我国体育社团建设问题的途径。定位中国体育社团的社会化路径,打破体育社团与政府职能错位的旧体制,使得权利在政府与社会间“回归自然”,在促进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出作用。  相似文献   
32.
理性是思想与对象同一,非理性则与理性悖逆。理性以外部对象为思想内容,非理性则以自我需要为思想中心。理性与非理性不是平行并立,互不干扰,也不是渭分明,各行其是,而是相辅相成,各有自已的功能和作用的。失却理性和失却非理性,都会导致精神危机。在精神世界中,不存在纯粹的理性活动,也不存在粹纯的非理性活动。当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是把非理性当作世界的本源,它是个人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体系,与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非理性现象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3.
阿奎那政治哲学在逻辑上是以理性为前提的,理性沟通上帝与人类,化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以此为基础展开二方面内容。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确立其政治哲学的系统:上帝与世俗社会,并且在信仰的前提下通过对世俗社会有限的肯定而最终将世俗社会置于上帝之下;二是在上帝与世俗社会、世俗社会内部用以服从为核心的自然秩序有机地将两个部分及世俗社会内的各方面联系起来,并最终也将世俗社会置于对上帝的信仰服从之下  相似文献   
34.
挥之不去的图书馆学的技术情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20世纪图书馆学精神的理论精神和技术情结,中国图书馆精神的重要特质及其在学术领域和行业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35.
如果从化的角度去品味澳门,印象较深的是城中遍布的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民居和教堂。这些建筑,演绎着澳门400多年中西化交汇的历史,并赋予这座东方岛城独特的化魅力。此外,澳门还有两个重要的“活化财富”。即:每年一度的“澳门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分别于每年的3月和10月举办。今年春天举办的第十三届澳门艺术节,更加深公众对澳门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36.
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志希  汪露 《现代传播》2002,18(4):27-31
梁启超与李普曼是中美新闻传播领域各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在新闻与政治的关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梁启超以报刊服务于“新民”、救国的政治目标 ,是一个热情执着的“殉道者” ;李普曼致力于以新闻为公众预卜吉凶 ,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们都聚焦舆论 ,对言论、出版自由的崇尚是梁启超舆论观的基础和重心 ,而李普曼则对报刊的客观公正、公众舆论是否纯洁、可靠表示忧虑和怀疑。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对舆论公众作出不同意义的理解。梁启超李普曼的新闻传播观的差异性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前者体现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 ,后者则渗透着实用主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7.
38.
39.
周鸿 《新闻前哨》2003,(2):10-10
我们正处在大众传播极大发展的社会。每天,媒介向我们输送新闻、评论、电视剧、专题报道等各式各样的节目,以试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但是,当媒体考察传播效果时,却发现有许多事不是那么尽如人愿。受众的心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动,受众的态度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受众的情感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激发,传播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说明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传媒应想想受众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内心活动到底有哪些特征。只有根据这些特征来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传媒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下面就来探讨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0.
陈静 《声屏世界》2003,(11):27-27
采访中的互动意识,是出镜记者应该牢固树立的根本理念,也是实践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策划在先,写好提纲,到时按图索骥,我问你答,一板一眼,纯粹是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另一是陷入现场气氛不能自拔,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偏离预期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使出镜记者形象苍白,成为可有可无的道具。只有互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交流、思想的融汇甚至观点的碰撞,才能激活采访意图,才能产出荧屏生辉的作品,才能锁得住受众的眼珠。互动是凸现本质的透视镜。电视记者出镜采访,亲临其境地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