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15855篇
科学研究   2074篇
各国文化   92篇
体育   427篇
综合类   616篇
文化理论   84篇
信息传播   11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533篇
  2013年   1356篇
  2012年   1632篇
  2011年   1880篇
  2010年   1611篇
  2009年   1553篇
  2008年   1907篇
  2007年   1313篇
  2006年   1021篇
  2005年   1029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老师们都知道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也都很警惕关于教还是不教的问题。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把握.许多老师心存疑惑。教还是不教。这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教育教学的情境是一种复杂情境。老师们要想理解教育理想实现的规律和复杂性。也必须返回到复杂的教育情境来就事论事。下面,我想和老师们一起来分享某幼儿园的团队反思过程,希望对大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2.
孟浩然作品集在唐即有两种抄本传世,一为孟浩然编次的不分类三卷本,一为王士源宋末元初又因刘辰翁的评点与整理,而派生出了分类、分体以及四卷、三卷、二卷、一卷等多种形式的孟集刻本。今存宁蜀刻本《孟浩然诗集》,系出孟洗然编次的不分类三卷本。此刊本在宋代亦有一卷本流行。  相似文献   
53.
从张爱玲对人生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她世俗理想的内容几方面,分析了张爱玲价值观的优劣,并论述了其价值观对重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李亚虹 《现代传播》2003,4(4):100-101
本文针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存在的教与学双方的功利性、短期性行为提出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入审美诉求的观点,从审美诉求的提出原因、价值及其实现几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6.
传媒人的职业理想--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报告之一主要介绍了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情况(参见本刊2003年第1期),本篇主要介绍和分析他们对新闻工作的态度、理想。 职业忠诚度 [1]从业经历 上海新闻从业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平均年限为10年,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为38年,最短的为半年。有63.3%的  相似文献   
57.
李源 《学语文》2004,(3):30-30,37
谈到中国乡土文学创作,自然得提及曾被给予“人民作家,光耀乡土”崇高荣誉的刘绍棠。作为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创作的以中篇乡土小说为主的“大运河系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京东北运河两岸的农民生活、风土人情和时代风云,渗透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富于浓郁的土气乡情,给读者以健康昂扬的美  相似文献   
58.
介绍用镜像法求解特殊形状边界,有限点电荷(电流)的电磁场问题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59.
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的S·D—七点测量法 ,对大学生现实自我、理想自我、集体意识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具有不满足于现状、有理想、有追求、自我意识强、集体意识差等心态特征。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强化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60.
对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我的第一个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