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上阕铺写深秋景象,下阕直抒乡愁。通过对羁旅行役之苦的形象描摹,真实再现了自己强烈的思归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这曲词:“长  相似文献   
22.
人在旅途,若登高临远,最易体会孤独的滋味。当孤独被你衔在嘴里反复咀嚼的时候,蓦然间,你会发现自己正如一颗渺小的弹丸,从时间平缓而漫长的斜坡上慢慢地滚落下来,这斜坡的名字就叫"渐"。"渐"是时间的别名,浪迹天涯的贫寒士子最懂它的内涵,因为他们在困厄穷愁之际最容易看见时间默默无语、一路流走的身影。北宋时期专力填词的漂泊词人柳永(987?—1053?)在其抒写羁旅行役情怀的名作《八声甘州》里就明确地写到了"渐",并  相似文献   
23.
《河西学院学报》2015,(6):38-43
甘州回鹘是回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廓清甘州回鹘的历史,对于研究裕固族的形成历史、河西走廊及其周边民族格局的形成历史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甘州回鹘史得到了各方家的梳理研究,不仅有许多富有洞见的主题论文,而且在许多相关史学著作中也频频述及,而朱悦梅和杨富学先生的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甘州回鹘史》却是这一领域首部研究专著。这一专题研究成果,是回鹘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标志性成果,尤其对研究裕固族形成历史更是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进行了考辨,认为它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灵州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书状中的灵武路上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924),这件书牍文献反映了因劫掠事件引起了甘州回鹘、灵州节度使与沙州归义军之间一度紧张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25.
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应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朔方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状中的灵武路上的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  相似文献   
26.
原河西四郡自魏晋南北朝到晚唐五代,音乐歌舞极盛,故四郡州郡名全都被用为词牌名,即《敦煌曲子》,《酒泉子》,《甘州子》,《凉州令》,其中《凉州令》的前身当为《凉州词》。从内容上看,《凉州词》基本上都是边塞歌词而不一定都与凉州有关,它应属音乐曲调名而不像是诗题,并且很可能是唐教坊大典《凉州》的截曲,属于《竹枝词》,《杨柳枝词》同类,第七绝同构的亦诗亦词的作品,辨析《凉州词》这类亦诗亦词的创作现象,对揭示唐代文人词的起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7.
《河西学院学报》2017,(4):30-34
河西走廊地处黄河以西,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是联系中原同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往的必经之路。其地势险要,地理位置优越,分布有高山、绿洲、戈壁、沙漠,拥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流河水系。明廷对河西走廊作了全方位的战略审视,其中对甘州的经营尤为重视,主要体现在陕西行都司治所的迁移。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陕西行都司治所由河州移至庄浪再移至甘州,最终确立了甘州的战略防务体系,这是由甘州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地理形胜比其它各州更为重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8.
《河西学院学报》2018,(1):48-58
唐代大曲及其子曲《甘州歌》《八声甘州》自诞生以来,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流变,出现了40多支变体。文章对贺盛唢呐班保留演奏的《甘州歌》及其诸多古曲及其演奏方法作了描述;对《甘州歌》《八声甘州》两支曲子的源头、传承、演变过程作了考证。得出了贺盛唢呐班保存演奏的《甘州歌》是诸多"变体"之"母曲"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人在旅途,若登高临远,最易体会孤独的滋味。当孤独被你衔在嘴里反复咀嚼的时候,蓦然间,你会发现自己如一颗渺小的弹丸,从时间平缓而漫长的斜坡上慢慢地滚落下来,这斜坡的名字就叫“渐”。“渐”是时间的别名,浪迹天涯的贫寒士子最懂它的内涵,因为他们在困厄穷愁之际最容易看见时间默默无语、一路流走的身影。  相似文献   
30.
吐蕃帝国于9世纪中叶结束了对河西及西域的统治之后,藏语文在这些地区继续使用,敦煌出土文献中,属于后吐蕃时代的藏语文献多达57件,时代均在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既有沙州归义军政权与于阗、甘州回鹘间的通信,也有沙州与和周边地区相联系的书札,更有当地人所写的佛教典籍。藏语之所以在河西及西域长期流行,与吐蕃对这里有过数十年的统治密不可分,也与当地固有的多语言环境密切相关,自8世纪中叶始,藏语便逐渐成为当地居民母语之外的一种共用语,况且藏文字母较易掌握。这些因素促进了藏语文的广泛流行。影响所及,在西夏国境内,古藏文也得以流行,有关文献在黑水城和绿城也有发现。西藏本土缺乏9世纪中叶以后至12世纪以前的藏文文献,这些写本与印本的发现,正好有填补空白之价值,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