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3113篇
科学研究   89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67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13.
本文驳斥了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种种社会发展理论,论证了现代科技革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反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是界定和探讨了高科技的内涵及其特点,继而以大量实践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科技视野中现代新型生产力的两大发展趋势,即高度智能化和由此引起的以知识密集为主体、以软件投入为保证的高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重新认识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性质,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为科研、生产服务,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是科技期刊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立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国立法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出发,完善维护生产关系变革成果,加强促进科技进步,并采取宏观调控功能,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档案是科技思想、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的真实记录,它是科学技术载体中最原始、最真实、最完备的物质载体.科技档案具有无限的馈赠性,社会只要能够真实、完整、齐全地将它保存下来,它可以一劳永逸地向社会馈赠经济利益.这些特点使科技档案成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它被具体的加以运用,同具体的生产过程相关时,便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也体现出它本身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和功能.科技档案要成为生产力还有一个转化过程,把科技知识或者"人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或"物化"为具体的劳动资料,或"信息化"为指导物质生产活动正常而有效进行的工艺等.经过必要的转化,才能把科技档案所含的科技信息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达到向社会反馈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术制度按学术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制度,它不仅对大学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协调与规范作用;而且可以物化办学理念与组织文化,促进思想与行动的相互转化。当前我国大学的学术制度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大学人事制度重事轻人,没能充分发挥竞争、激励、市场和保护机制的作用;二是学术评价制度过分量化、功利化和行政化,不利于学术生产的长远发展。因此,大学学术制度应该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灵活性特征,必须以学者为本,体现一定的精神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国内理论界已形成了热烈的学习、研究高潮,并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小平同志上述思想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其中心思想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要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将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指针,对“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联系说明科技、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