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9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27059篇
科学研究   2019篇
各国文化   164篇
体育   912篇
综合类   599篇
文化理论   138篇
信息传播   143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860篇
  2014年   2543篇
  2013年   2439篇
  2012年   3113篇
  2011年   3653篇
  2010年   2921篇
  2009年   2868篇
  2008年   3564篇
  2007年   2207篇
  2006年   1490篇
  2005年   1243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袁健 《云南教育》2011,(7):29-30
学生公寓突发地震引发火灾,散出滚滚浓烟,同学们发现险情后,迅速按响火灾报警器,同时电话报警。保卫处接警确认险情后,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布置组织抢险救灾工作。一时间,警笛响彻校园,烟雾滚滚笼罩整个学生公寓。  相似文献   
992.
《活着》中的苦难思想,是在经历了苦难生活的跋涉之后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心灵上的绝妙舞蹈。小说主人公历经变故和沧桑,面对苦难选择的是忍耐与坚持,通达与豁然,展现出了高昂的生命精神。在《活着》中我们感受到了活着本身的意义,更读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活着》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用自信、乐观、坚定的态度去拓展生命的宽度。  相似文献   
993.
第一板块质疑问难建构话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题目是《和时间赛跑》(板书,引导学生注意赛字的写法),作者:林清玄(板书),林中小溪的林,清清浅浅的清,有点玄的玄。有人说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林中小溪一样清清浅浅,表面上一读就懂,但是细细品  相似文献   
994.
什么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就是"爱智慧"之学,中国没有爱智慧之学,只有智慧之学,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利用智慧。古希腊爱智慧是一种精神的生殖力和创造力,是以闲暇和惊异为根源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实质上也是对人自身的本质的追求。哲学就是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生命的价值的反思,而未知死,焉知生?所以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意义,这意义是绝对个体化的。  相似文献   
995.
一、本课的价值引领何以重要?在国人心目中,知己很重要。《战国策》中有言士为知己者死,鲁迅也有联云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话语,正道出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知己对于人生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历史上来看,许多人以为真正的知己是极其难得的。唐代韩愈在《马说》中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伯乐,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知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是小学科学在学校里一般被戏称为"二流学科",和语、数、外相比似低一等,和音、美、体相比又似高一些,这一低一高,可以折射出小学科学教师地位的特殊性;二是很多小学科学教师一般都身兼几职,或兼任语、数,或兼职实验员,或者兼任其他工作,弄得个"三不像",其特殊性也就由此而生了。  相似文献   
997.
有一个困惑让笔者一直在思考:文学作品无论是就其可读性还是内涵性,应该说是所有文本类型中最具诱惑力的.可事实上依然讨不到学生的普遍喜欢,而那些青春读本甚至地摊小说.学生却读得如痴如醉,为什么会有这种尴尬呢?笔者认为首先这是一个阅读距离和阅读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本笔谈旨在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寻当下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当下教育究竟怎样关涉儿童生命成长。刘铁芳《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祛魅与附魅》提出当代教育中儿童生命发展过程的过度理智化,导致儿童生命世界祛魅以及儿童生命成长内在基础的削弱,试图以附魅的方式重建儿童意义世界;辛继湘《知识教学与生命关怀》意在重新唤起知识教学的生命关怀,凸显教育教学过程的生命意义;樊杰《教育的强制与生命意义的丧失》重在引出当下儿童生命发展遭遇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生命意义的迷失;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乃是从中国古代经典《红楼梦》出发,寻找一种当下教育回到起点,重建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理路;陈华仔《生命教育的旨归:敞开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则是回到现实,阐明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即如何激活孩子自身存在的生命意蕴。陈文芳《生命化教育的实践品格》是从当前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之典型出发,阐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99.
于清莲 《现代教育》2011,(Z1):32-32
又是一年离别时。亲爱的同学,在你们即将收拾行装,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之际,作为一名曾经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自以为是你们可以依赖的朋友,此时此刻,心中除了深深的祝福,还有一丝莫名的牵挂。在你们即将远航的时候,老师还有千言万语对你们说。  相似文献   
1000.
幽兰 《留学生》2011,(12):54-55
峡湾,是大自然赠与挪威的一份珍贵的厚礼。在峡湾上行船,带给你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