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教育   11767篇
科学研究   848篇
各国文化   93篇
体育   436篇
综合类   628篇
文化理论   200篇
信息传播   202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149篇
  2009年   1279篇
  2008年   1559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1022篇
  2005年   1071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及最新文明成果传授给学生,如何针对信息社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针对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学生成长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信息教育、智育和环境教育、体育和生存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教研必须面对的课题。在研究、解决这些课题的过程中,教研人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2.
文学是供人阅读、欣赏、感悟的,从文学阅读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便会获得一种现实意义。元散曲作家仕途受阻,生存状态艰难,但其作品却体现着一种幽默旷达的情怀。他们在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观照中。感悟到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功名富贵的占有,而是身心的自由与安宁,于是重新设计生存方式。他们更加关爱生命本身,在山水、田园、情爱中享受世俗生活的真趣,化解了不良情绪,体现出一种逆境中的生存智慧,给遭遇挫折的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海边的卡夫卡>男主人公形象进行对照分析,这两部题材类似的小说在不同时代都能引发阅读热潮不是偶然现象,通过男主人公形象的对照分析,我们能看出它是特定阶段的青少年在人生旅途中所面临的独特的的生存困境在文学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4.
悲剧的灵魂并非依附于作品,而是存在于作家的意识中,但更多的,悲剧是人类的“百年之梦”,是人类社会的“原始意识”。  相似文献   
195.
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金莲在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意志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处境中,渐渐形成了刻意追求声色情欲满足的畸形性格,变成了那个社会中一件小小的装饰品,作用是供有钱有势的男人观赏、把玩和消遣。男权社会早在潘金链选择之前就做出了选择,她的“选择”不过是被选择,现实不会为她安排别样的生活与“幸福“。人性觉醒的社会思潮与僵死落后的规范化极不和谐,从而造成了潘金莲的畸形性格。  相似文献   
196.
从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后花园》等作品出发,论述萧红以现代明眼光对人的异化主题的阐述,既有物对人的异化,人对人的异化,还有女性的异化,并分析其产生的两个原因,既源于新化因素从中心向边地的渗透的因素,又因萧红自身的 独特经历及思想。  相似文献   
197.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科学定位,培育特色;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道路,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8.
李燕红 《现代语文》2005,(10):76-7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开始转向以学生为本,开始注重学生的"智能形成"与"个性发展",开始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和欲求.语文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这就为语文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提供了宽广的天地.下面笔者着重从古诗教学的角度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9.
苔丝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住代表哈代在其不朽之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描述了主人公苔丝的悲惨结局并批判了当时维多利亚盛世帷幕掩盖下的资产阶级的虚伪及传统道德的桎梏对苔丝的迫害。但由于其所处时代的阶级局限性.哈代并没有认清苔丝悲剧的社会根源。历史唯物主义从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出发,揭示了人本身最根本的特点,即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拟从人的社会存在的观点来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0.
张丰 《现代语文》2007,(7):109-109
读过《雷雨》的人,大都会被这样一个女人打动。或是因为她的偏执与不幸,或是因为她的美丽与落寞,或是因为她的聪慧与无奈。这个女人,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从走廊上静静走来,阴鸷而沉郁,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妩媚的芬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