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改造火星     
能不能从根本上把整个火星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又一块新大陆呢?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大胆构想。其要点为:用精心配制的二氧化碳、氯氟烃与氨共同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可能将火星表面的温度提高,使之接近水的冰点,这时大气中的水蒸气、由遗传工程改造过的植物产生的氧  相似文献   
82.
一.“以人为本”的内涵 首先,以人为本,就是要突显人自身发展的地位。“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人是发展的中心主体,人应成为发展权利的积极参与者和受利益者。”突显人自身发展的地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步的前提,它昭示着人们去创造一个合情合理的世界,去创造一种合乎人性的管理制度。其次,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教育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由。“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3.
19世纪60年代上海流民离沪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民是中国历代社会所普遍存在的群体。19世纪60年代,上海曾接纳过100多万流民,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离开了上海。促成这一时期大批流民离沪的原因有三:一为流民赴沪时的生存性动机;二为上海恶劣的生存条件;三为清政府垦荒、减赋的措施。透视上述原因可知,人们的观念有一个逐步改变的过程,城市的近代化也有一个渐次演进的历程,此乃上海在其近代化初期,未能成为流民离乡后最终归宿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4.
大凡一个人,从出生后稍有知觉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需求最初可能表现为一种生存的本能,如婴幼儿感觉饿了会啼哭,说明他(她)有吃奶的需求;长大一点后.除了有满足生存条件的需求外,还会有渴望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如玩具、玩伴等)的需求;成年后,这种基本的具体的需求就会发展为远大而抽象的愿望,  相似文献   
85.
数字     
12万 在6月25日的四川省政府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说,地震对青川造成严重影响,全县有12万人丧失基本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86.
对于陆地上的生物群落来说,荒漠和热带雨林二者分别属于两种生态极端。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存环境最优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热带雨林中生物之间的竞争极端强烈;与之相反,荒漠则是生存条件最严酷、生物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之一,荒漠中生命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成为主导,水分这种生命最重要的因素极度缺乏,因此,荒漠中的动植物都有一系列对缺水环境的特殊适应的本领。  相似文献   
87.
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当今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要求在解决了生存条件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一种精神的享受,艺术设计也由此而全面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艺术设计这一专业也在各大专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对艺术设计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88.
大气就像巨大无比的轻纱包裹着整个地球。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起源、生存、发展的基础。大气处于绝对的时刻无穷变化之中,大气变化所产生的阴、晴、雨、雪、冷、暖、干、湿等天气现象时刻伴随与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大气变化既会给人类送来舒适的生活、生存条件,也会给人类的生命与财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89.
5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播出了有关四川老中医陈建民绝食生存49天(以下姑且简称“超常生存”)一事的质疑-揭伪-答辩会,“反伪斗士”中的佼佼者司马南先生作为反伪一方的代表,莅会当众质疑、揭伪。这是破天荒第一次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举办的同类活动。可嘉,也可  相似文献   
90.
矿井发生水灾后,如果矿工被困在井下,需要第一时间了解井下的相关信息,尽快采取措施,使遇险人员尽早脱险.文章对矿井水灾发生后,人员生存位置和生存条件的预计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