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77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教育   36081篇
科学研究   6098篇
各国文化   211篇
体育   1207篇
综合类   2172篇
文化理论   710篇
信息传播   4634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1320篇
  2022年   1175篇
  2021年   1103篇
  2020年   1041篇
  2019年   1019篇
  2018年   541篇
  2017年   1004篇
  2016年   1467篇
  2015年   2268篇
  2014年   4762篇
  2013年   3774篇
  2012年   3950篇
  2011年   4205篇
  2010年   3755篇
  2009年   3486篇
  2008年   3874篇
  2007年   2848篇
  2006年   2130篇
  2005年   1815篇
  2004年   1261篇
  2003年   1038篇
  2002年   902篇
  2001年   752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梅墨生 《收藏》2006,(6):41-41
盖中国画之修为也,内文外美,在意象一在笔墨,亏一而不为功。一味讲究笔墨,为笔墨而笔墨,则画失其魂矣;讲究意象与内涵,其旨也然而苦无形式语言之锤炼,则意象与内涵失所凭藉,故已然之旨也不然矣。因是以言,中国写意画堪称内外双修之世艺也。然以此视时下之中国画坛,内外双修者鲜,一味外求者多,甚或外求亦仅在形式而无笔墨矣。  相似文献   
22.
元曲作家普遍地具有隐逸情怀,或是表现为宁静淡泊,或是表现为放荡不羁,但总体上都表示出对功名的不屑,对自适生活的向往。这种隐逸情怀的大量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3.
王锟 《华夏文化》2004,(1):39-41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唐代知识分子思想和情感的形象表达。唐诗里生动描绘大自然的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没有倾轧支配、没有阻隔的面向,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唐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渗透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反身而诚”的悟道方式。  相似文献   
24.
字谜的猜法     
  相似文献   
25.
推销商品和服务是广告的初衷。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境况下,为了实现这一直接目的,广告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将“物的机能欲望的满足,视点的高度和谐,结构的精确合理,线形和色质的别致个性等,通过实质媒体(广告创意设计)渗透至人的感官,形成种种精神性效名”。(汤·狄龙《怎样创作广告》)为此,广告创作者基于对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6.
在生态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应发挥课堂的灵魂作用.教师的灵魂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知识支撑,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能三方面.  相似文献   
27.
评述有关《项链》的传统评价,立体观照重新定位其深沉内涵,无论个人或社会,只有回归人类美德,才能远离“败坏”,走向“成全”,复归美好。  相似文献   
28.
学校的发展主要在于文化的全息发展。学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根据文化形态学的观点,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核心文化、制度中介文化和物态外显文化三个层次。我们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在于心态文化建设——团队精神的打造和凝聚制度文化建设——人与人;人与事各种关系的和谐;物态文化建设——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和谐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三个层面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全息的学校文化场。通过对这个全息文化场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生态校园,实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人、生成人、发展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9.
30.
王维的禅修内涵与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的禅修内涵包括北宗和南宗两个部分 ,前期以北宗为主 ,后期以南宗为主。不同的禅修内涵对王维的思想和人生道路选择影响巨大。在北宗影响下 ,他念佛、坐禅、归隐 ;在南宗影响下 ,他“身心相离” ,隐于朝和吏。不同的禅修内涵也使他的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前后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