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3年9月,《山东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论证并随后实施;2004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正式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及“1493”的理论框架。山东生态省建设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密切相关,黄河能否维持其健康生命,将直接影响山东生态省的建设,二者要协调发展。山东黄河要确保防汛安全,加强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为山东生态省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来,山东省软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已成为山东省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成为促进山东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鼓励广大软科学工作者对软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软科学的影响,推动山东省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进程,使更多的软科学优秀成果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应用和肯定。我刊与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精力合作,推出了《软科学研究》栏目,旨在建立软科学优秀成果交流和应用的平台,宣传山东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为读者解决各类复杂的社会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或科学依据。希望本栏目能对山东软科学的发展以及对读者和作者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杨晗 《科技与管理》2006,8(6):20-22
以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学为理论依据,分析了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阐述了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如何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生态大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生态省建设应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体分析安徽生态省建设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建设“生态安徽”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内江科技》2007,28(8):60-60,87
生态省是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思想是倡导人、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并存。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发展历程和两者的关系,论证了生态省发展的关键是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建生态省为视角,以完善我省生态省建设政策法律制度为切入点,结合黑龙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目前我省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缺失的揭示,探寻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保护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法律体系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省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本文介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贲克平 《学会》2005,(3):46-50
2004年10月末,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100余人,收到论80篇。会议针对生态经济学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最早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生态省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切入点,建立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描述、监测、比较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将5种货币化评价指标与传统GDP指标进行了比较,并在总结各种指标体系特点与缺陷的基础上,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从指标的权重、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公平性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在现行的单项指标基础上构建综合指标、指标的确定要符合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区分不同指标在系统中的权重、突出对限制因子的要求、加强科技的支撑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省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是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切入点。在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生态市、生态县以及生态村建设蓬勃发展,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生态省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效仿和遵循。建立适合辽宁的生态建设理论、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完善,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