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31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542篇
教育   36124篇
科学研究   5248篇
各国文化   411篇
体育   685篇
综合类   1830篇
文化理论   700篇
信息传播   3565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1148篇
  2021年   1061篇
  2020年   961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827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1964篇
  2014年   4208篇
  2013年   3318篇
  2012年   3434篇
  2011年   4232篇
  2010年   3684篇
  2009年   3389篇
  2008年   3572篇
  2007年   2357篇
  2006年   1897篇
  2005年   1613篇
  2004年   1568篇
  2003年   1386篇
  2002年   1198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青铜葵花》的英译本在国际上获得多项殊荣,其译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借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从"掏空再现"、"环境补建"以及"自然化仿生"三个新视角解析《青铜葵花》的英译本进行文本分析,论证这三个新视角对翻译文本有很强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和方法论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传统媒介对于新闻内容呈现的局限性,新媒介产品在新闻内容方面的主要优势以及前沿科技产品在新闻领域的参与使用对新闻内容的积极影响、带来的问题和未来趋势的预测。但由于这些前沿科技并未普及,所以本文也只是尝试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主要指积极影响)和预测,以期寻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虹 《学语文》2002,(2):22-22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经典抒情诗,通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特别值得回味。这一句章法上的价值,前人早有评点。如沈德潜:“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唐诗别裁》)。刘永济:“‘两岸猿声’一句,虽小小景物,插写其中,大足为末句生色”(《唐人绝句精华》)。  相似文献   
4.
作为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顾城,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海内外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顾城的死更成为当时海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离世的必然、生存的毁灭、死亡的情结三个方面来剖析顾城的死因。  相似文献   
5.
“松桂”,“鸾风”,“桃李”三种意象在李白的咏物诗中具象征性,诗人咏“松枝”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描绘“鸾风”以表达自己的凌云之志;借“桃李”来高刺趋炎附趋势的小人品格,这三种意象从正反两方面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6.
楞场风景线     
长一句短一句带有辣味的号子撞响了黎明之弦太阳走出了昨夜的梦幻蹲在山坡上用雾白色的呼吸勾勒着山谷的烂漫大山的期盼压弯了索道大原木横扫雪原以一路烟尘作别消失在茫茫群山马达鼓动着日子烈性酒注一腔温暖风雨灌硬的肩膀抬起了古老的森林抬起了古老的大山大木垛又一次垒起山里山外的企盼大火车又一次喊出了山里山外的誓言楞场风景线@陈常朋  相似文献   
7.
背诵、默写题是中考必考内容,并呈上升趋势。从近几年考生答卷情况看,背诵默写题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考生对应背的课文和段落没有熟练地背诵和默写下来,二是对背诵、默写的题型了解不够。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常见的背诵、默写题有如下类型。(这里不谈选择式、判断式、配伍式题型) 一默写。这是最基本的类型,试题有要求填词的,有要求填句的。  相似文献   
8.
听故事     
  相似文献   
9.
渴望拍拍衣六有分冬布身丰的灰尘每参礴振作疲把信合衰未行囊沙过浅浅的银河去摘一朵兀弃井才‘采一束星星草儿一到外面的世界去@赵春利$河南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校  相似文献   
10.
王锟 《华夏文化》2004,(1):39-41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唐代知识分子思想和情感的形象表达。唐诗里生动描绘大自然的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之间融合相亲、和谐交流、没有倾轧支配、没有阻隔的面向,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唐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渗透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反身而诚”的悟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