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学生物教学》2017,(6):66-68
在"生态系统概述"一节教学设计中,重点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如小实验、课外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拓展阅读,以及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PPT课件、视频、音频等,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2.
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在讲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德国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及其主要抓手——生物圈保护区作为一条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德国的举措包括:阐明该国有关MAB国际化的立场,即着重发展伙伴关系、强调对外发展援助具有实效性,以及确保行动路线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联邦多机构协同机制,集聚外交、财政、智力和技术等资源支持他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面向全球,尤其是优先关注非洲。德国的案例显示,该国利用MAB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力来自MAB自身所具有的机制上的灵活性,以及MAB核心使命符合并便于统筹该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基于德国的经验,同时考虑中国当前在国际合作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深入认识MAB在品牌、议题和机制上的优势;将MAB纳入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动员国家多部门的力量,尤其是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MAB国际化事业,并积极促成涵盖政策制定者、科学研究者、金融提供者和民生服务者等多方力量支撑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MAB在中国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科技优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化中德两国在MAB领域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从长远上来看,中国MAB的国际化战略宜以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帮助凝聚全球共识,并借助MAB这一广泛且具有灵活性的平台加强南北合作及南南合作,为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共性议题作出贡献;而且在中国当前面临的充满巨大挑战的国际环境下,还可通过加强面向欧洲等区域的合作,协助打开中国国际合作新局面,进一步支撑国家整体外交。  相似文献   
104.
谈生物学教学备课中的“三读”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是要通读教材,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一册在编写体系上,按照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的编排思路,全书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对生物圈有何意义,进而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5.
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中国自古所崇尚的以和为贵、和谐为美的社会,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6.
2021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我国于1973年加入这一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50年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与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实践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和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这一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行业背景,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需求,就工作高质量推进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吕士成 《收藏》2001,(10):35-36
在我国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建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生物圈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即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它被生态学家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涂湿地型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世界珍禽丹顶鹤数量最多、集群最大的越冬地。而与它同样闻名的“海洋世界”及其主人翁韩志清,就在这个生物圈保护区内以他独有的藏品接待着海内外宾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