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21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城市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正确认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郴州城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现象,对语言本身及语言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422.
孙先昌 《考试周刊》2014,(26):28-29
<正>中国古代诗人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选择和锤炼,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廷让的"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皮日休的"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荀鹤的"曲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等等,这些诗句正说明了诗人们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辞警意丰、笔无虚设的境地,在遣词用字方面讲究锤炼、费尽心思。  相似文献   
423.
有人认为姓氏写"肖"字是社会用字混乱现象,是随意简化、换字而造成的似是而非的姓氏,应该加以改正。在此笔者谈些不同的意见。不可否认,"萧"与"肖"二字素无瓜葛,字形字义都不同:"萧"的本义是一种香草,即艾蒿。《说文解字》:"萧,艾蒿也。""萧"在古代还通"肃",意为庄严、恭谨。另外,"萧"还是个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如南朝有梁武帝萧衍。"蕭"的简化字是"萧",不是"肖"。"肖"的本义是"相似、相像",《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历史  相似文献   
424.
目前学术界对"本字"的看法各不相同,由此引发了对"本字"认识的混乱;传统上往往直接从"本字"入手去界定通假字,从而陷入对通假字及其本字认识的误区;只要从通假字的特点"临时性"这个角度入手,才能正确认识通假现象,进而得出通假字的本字是某词的常规用字这个属性,并且要从本质上把通假字与其他用字现象区分开。  相似文献   
425.
叶海云 《教育》2015,(8):56-5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及探究精神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6.
427.
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yet是一个使用频度较高的词,它的用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作副词,还可作连词,在词组中更可以经常看到它的身影。为了使同学们更准确地使用yet,下面举例说明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8.
正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符号,同时也蕴含着这个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地名的形成大都有其鲜明的个性背景,或因山,或因水,或因人,或因事,或因方位,或因物产等等,是这个地方的特定客观条件促成了该地名称的出现。"漯河"地名的形成则不同于以上者,走出了一条较为独特的道路。本文就此作一番探究,重现"漯河"地名的形成轨迹。一、"漯"字在中国古籍中的出现及其意义"漯"字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字,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尚书》记"漯"在《禹贡》篇:"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  相似文献   
429.
《说文解字·叙》中写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诰诎…‘指示(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无疑是先人用字“直接表意”的写照,或日是字之本义。而会意字呢?我们从“会意者,此类合谊(同‘义’),以见指据(同‘挥’)”——可以看出,所谓会意字,实际上是在“象形、指事…直接表意”  相似文献   
430.
正确使用和辨识汉字,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社会上不断出现了‘’些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影响,中小学生的用字不规范亦十分普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适当地将这一现象纳入教学当中,并能够正确引导中小学生认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贯彻实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