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49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1130篇
教育   75234篇
科学研究   19344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2397篇
综合类   2149篇
文化理论   698篇
信息传播   18637篇
  2024年   334篇
  2023年   1443篇
  2022年   1406篇
  2021年   1702篇
  2020年   1636篇
  2019年   1683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1590篇
  2016年   2039篇
  2015年   4161篇
  2014年   9138篇
  2013年   8008篇
  2012年   9371篇
  2011年   10055篇
  2010年   8540篇
  2009年   8276篇
  2008年   9729篇
  2007年   7554篇
  2006年   5041篇
  2005年   5234篇
  2004年   5229篇
  2003年   4642篇
  2002年   3342篇
  2001年   2437篇
  2000年   1896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已经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广受认同的观念。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师生间的对话必然会呈现出某种不平衡性、不对等性,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把握这样一个前提:平等对话在何种程度上、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和有效的。毫无疑问,对话的基础是不受先见干扰的自由阅读,而自由阅读的核心内容是自由而开放的体验。对话和阅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在阅读之后对话,在对话之后继续阅读,这种螺旋式的学习过程,必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26.
27.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意义] 探究用户使用电子书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有助于电子书产业走出缓慢的发展困境。[方法/过程] 以UTAUT2、使用满足理论为基础,从需求满足和外部情景因素两个层面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将需求满足细化为内容需求、社交互动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3个测量变量。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有效样本1 013份,使用AMOS21软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需求满足、阅读习惯、价格价值、社会影响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作用,而激励措施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作用,努力期望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电子书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简述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通过解读两份《监测报告》,以一种科学的质量观为引领,积极参与监测结果应用相关项目推进,整改监测报告反馈的具体问题,改进相应的工作策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进而真正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0.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幼教事业的发展与幼儿师资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幼教工作者们对日本幼教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了大量的介绍,但很少涉及到中日幼儿师资的比较研究方面。本文将从幼儿师资方面来阐述中日幼儿教育培训方面的异同,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