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61.
针对科技英语的句法结构,归纳出三个特点:长句多、主要成分不表达重要意思、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并就其特点提出了各自的翻泽方法。  相似文献   
62.
漏泽园是古代一种为安葬贫病无依者或无主尸骨的慈善救济机构。自宋代开始建置,至清代犹存。其建置管理主体,或为中央及各级政府出资组建并委任世俗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或由政府资助并委托佛教寺院僧人住持管理及参与经管;或由佛教寺院自建并独立进行管理。后两者往往以佛教寺院为主要依托而建置,本文对其建置沿革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3.
城乡教育差距是阻碍各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遍问题。面临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严峻态势,俄罗斯启动“泽姆斯基教师”计划,通过透明式申报、竞聘法上岗、大额度激励、过程性监控的政策部署妥善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问题。该计划体现出以信息公开实现乡村教师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以改善体验激发乡村教师内外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以合作共生助推乡村教育与优质师资的双向赋能等行动逻辑,对教师专业成长、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该计划未满一周期,成效有待检验,但其在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乡村教师“选、用、留”等问题上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口译人员要懂得翻译的基本理论和要求,同时必须—掌握和运用翻泽技巧。在临场翻译之前要尽可能做一些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口译时兼做编辑工作,对讲话人的语意进行调整和删减,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脑记和笔记有机并用,避免遗漏讲话内容;知识广泛是做好口旁观清工作的基础;树立信心、注意礼仪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65.
平台五隐诗社是清初商丘较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其成员田作泽一生雅好诗文,素擅才子,居官廉能,交游亦颇为广泛,对家乡及宦地的文化教育发展均产生过显著影响.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寥寥.文章拟通过对一些原始文献的梳理,勾勒了田作泽一生行迹,并对其作品加以钩沉、评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平台五隐诗社做好文献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66.
文章针对大学生汉译英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实用的翻译步骤,即首先选定英语句型,然后以词组的形式纳入词汇等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作品主旨的凝结和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与灵魂,好的标题简洁隽永,令读者详读其文,阅后再回顾标题可以加深对该文的理解与记忆,所咀翻译一篇文章时,标题很关键,不可不求甚解草率行文。本文将综合简要介绍英语文章标题中译时主要的几种方法,以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68.
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平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67-70,74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出现的翻译机构几乎是清一色颇有特质的教会机构,在华美国传教士在其中起到国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泽著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些机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纷纷涌现的本土翻洋机构的楷模,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写下独具异域色彩的一章.  相似文献   
69.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古代士子的人生追求;从事政治、探讨哲学、创作诗文,是他们的生活内容;政治理想、思想学说、文学成就,构成了他们“道”的内容。杜甫的政治理想、思想体系、道德准则,完全符合正统儒家的仁义学说;他自身的形象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典范。他的“道”,生前被压抑,身后却受到长久而广泛的景仰、纪念、学习和效法,这就是他留给后人的“泽”。  相似文献   
70.
朱丽亚 《师道》2006,(7):6-8
教育是我的宗教,我为它而痴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一所让学生永远怀念的学校。对语文来说,一篇文章、一幅油画、一曲交响乐、一部电影可以是教材,一个关于社会的、人生的题目也可以是教材,因为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王泽钊“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要回头?”说这话的人叫王泽钊,今年44岁,山东青岛市一位有着18年教龄的高中语文教师。令王泽钊屡撞南墙的起因是:从18年前成为教师的那天起,王泽钊就嫌语文统编教材“课文没几篇有人文价值的”,而有的“简直就是在说谎!”从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