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篇
  免费   3篇
教育   499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3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漫瀚剧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地方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漫瀚剧在题材内容方面日趋丰满完善,在表现形式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维度选取我区漫瀚剧发展历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探讨其艺术特色和创作规律,以期能对今后的创作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花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存社会剧烈变革时代,传统教师道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当前处于教育最前沿,经济、文化又落后的农村,一些教师的心态正朝着一种不正常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3.
沈从文剧体作品语言呈现出幽默风趣、朴实生动、雅俗共赏、庄谐互现的总体艺术魅力,乃至形成多姿多彩的语言狂欢气息。其语言艺术特色源始于作者扎实的语言基本素养、深刻的生活语言体验、明确的剧体创作思想、大胆的文学模仿试验和坚忍不拔的语言艺术追求。考察其语言魅力的生成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沈从文早期创作的有关情况特点,而且将为我们深入把握其成熟期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提供有机衔接的过渡平台。  相似文献   
94.
圣徒剧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的礼拜仪式,曾经是英国中世纪戏剧中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戏剧形式。在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剧作中,我们仍可看出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主要特征,并可窥见其对莎士比亚及同时代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本山快乐营》是由黑龙江卫视和本山传媒联袂打造的一档娱乐节目。从去年8月15日开播至今,《本山快乐营》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开播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一方面,它有本山传媒的品牌做后盾;另一方面,它吸收情景喜剧的幽默元素,每周为观众奉上一个独立的故事,并且以一周为一季的方式吊足观众的胃口。但是因为故事素材的有限性及过多的娱乐噱头,也引来不少批评之声。如何让这种节目形式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6.
陈华 《新闻世界》2010,(5):189-190
泰国电视剧作为一块新兴的视觉文化大陆,开始在我国崭露头角,并在网上掀起热潮。本文通过分析泰国电视剧的特色,探讨泰国电视剧的流行对我国受众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李晓蓉 《新闻世界》2010,(8):163-164
电视剧植入式广告的泛滥引起观众的反感,而一种新形式的植入式广告——广告剧,不仅使广告商掌握主动权,还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优越性。本文通过传统植入式广告与广告剧的比较,探讨了广告剧的优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
魏荣彪 《文化交流》2012,(11):40-43
今年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朱生豪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我国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出版65周年。为此,国家图书馆和朱生豪故乡嘉兴市政府决定花费120万元影印出版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这个时刻,我们不禁深深忆念朱生豪译莎的得力助手、他的妻子—为我国莎剧汉译全集出版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宋清如女士。  相似文献   
99.
100.
潘务正 《天中学刊》2013,(6):100-103
在咏剧诗创作较为兴盛的康乾时期,沈德潜亦乐于观剧,并往往形诸歌咏。由其此类诗可以看出当时文人雅聚集合名家名作、名伶、名流在名胜中观剧的风气。为践行诗教观,沈氏以咏史诗的笔法咏剧,多选择历史剧或具有历史背景的剧作为其吟咏对象。沈氏一些观剧诗还具有比较重要的戏剧史料价值,这尚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