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80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能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宫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92.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和平 《湖南教育》2001,(16):27-27
讲读结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感知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为此,教师要对学生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阅读的主体。教学中,教师精讲关键部位,突破一点,以点带面,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去读,让文章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如教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教师只要在精讲“移步换景”时,点破作者在雨中登临的“独得之乐”,  相似文献   
94.
异步教学指导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实施异步教学的重要依据。黎世法教授指出:“在异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独学是基础,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个体独学的重要外部条件。学生通过独立的个体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5.
《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与解读五花八门,多有奇葩。我教这篇文章也至少五遍以上了,每次的认识与见解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一段让我几番嚼读,常觉得能够温故知新,产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感觉。"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一句话,我最初觉得它是很平淡,没有什么特别意味的句  相似文献   
96.
本文运用语码转换的标记性理论对《查》中人物在使用标准英语和德比郡方言时进行语码转换的话语进行分析,探讨语码转换是作品藉以塑造人物、发展主题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97.
《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唐诗中赋咏洞庭湖壮阔景观的名作就不少,而其中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嗣庭》)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尤为后人所传诵。  相似文献   
98.
《悬崖》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三部代表作品之一。莱司基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才华的落伍青年,一方面不被社会重用,另一方面又不愿和现实结合;他不愿做官,也不愿为民;他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成。总之,他是一个矛盾重重,充满痛苦和孤独的多余人形象。  相似文献   
99.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的单元话题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和包括从王维到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五首推荐诗词。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说文解字》释“登”提出疑议.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得失,概括了两种认识上的主要倾向:“豆非字”之说和“从(?)省声”之说,并结合合源字和文献用例的佐证,对“登”形义的分析作了新的尝试,笔者认为“登”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为进祭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