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9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内容与形式、自由与格律是长期困扰新诗的一大难题。该文指出丧失形式规范是新诗失去读者的主要原因,而形式是诗歌区别于散文的首要因素。同时阐明了诗歌形式规范的基本内涵,指出重建新诗形式规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73.
高校新诗对话式教学,就是改变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观念,学生与老师以平等姿态研讨诗歌,教师更多的时候只是介绍知识背景,引出话题,参与对话,虽发出声音但不硬性要求学生接受,相互尊重,砥砺思想。“对话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发掘新诗的现代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价值判断力和审美力。  相似文献   
74.
在西方经典叙事学中,作者、叙述者和读者是分辨得很清楚的概念。鲁迅是我国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其小说叙事特征明显,分辨其小说的作者、叙述者和读者,有利于准确解读其小说的形式特色和内容意蕴。今以鲁迅入选教材的白话小说为例,对其作者、叙述者和理想读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5.
卞先生独特的翻译理念与实践是我国现代翻译界的"新声"。他关注形式的重要性,以"信"为核心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并通过"以顿代步"的原则翻译了诸多诗歌及参与新诗格律建设,丰富了我国对西方文学译介的成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当然,卞之琳先生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在给我们以启示的同时也引出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6.
宗白华新诗理论是在其生命诗学发轫期诞生的重要诗学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宗白华1920至1923年间发表的十余篇谈论新诗的文章进行梳理、考察,力求把研究置于宗白华诗学产生的历史语境中,重点揭示其诗学的缘起及其理论特点,并指出该理论的历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中国新诗在历史发展和艺术探索中,形成了三种声音,这是中国新诗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一种声音即宣示的声音,是在应对启蒙使命和诗人主体觉醒后在新诗发生期出现的,然后在历史发展中向着大众群体代言和心灵独白诉说两个方向变异。第二种声音即戏剧角色的声音,反映的是现代诗歌非个人化的抒情技巧,随着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经历若干阶段,形成戏剧独白、戏剧对谈、诗人旁白、主体分层和人称变化等艺术表现手法。第三种声音即独语,重要特征是声音的单向抒发或自言自语,这种声音在卞之琳和冯至等人的玄思性诗中发展到成熟的地步。  相似文献   
78.
新诗在新媒体的传播和接受中,主体经历了从精英性活动到全民性欢愉的蜕变。新诗主体性的变更和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使数字化时代的新诗陷入了审美缺失和转型的困境中。面对新媒体的兴盛,新诗展开了新一轮的美学变革,意图重构民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