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陶丹 《今日教育》2014,(10):66-67
人物小传王守仁(1472~1529)别号王阳明,明代中叶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在教育领域颇有建树,提出了"顺应天性"的儿童教育思想。这对化解当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功利、浮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2.
明天启年间所编《白鹿洞志》关于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并不完整,除广东陈献章外,实际上江西信州儒士娄谅及其高足夏尚朴亦是明代白鹿洞书院主洞聘而未至者。陈白沙、娄谅及夏尚朴不领书院教席与他们的学术旨趣有关。  相似文献   
83.
作为一座源远流长的千古文化名山,中国文化史上众多的文化现象都可以在庐山的史册上得到体现。在庐山文化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白鹿洞所体现的书院文化:浓重的隐逸文化色彩、完备的书院教育体系和典型的书院建筑格局。  相似文献   
84.
朱熹建白鹿洞书院,将理学重义轻利的精义浓缩在学规之中。他将陶渊明思想境界总结为重君臣大义,远离名利,这与白鹿洞学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朱熹尊崇陶渊明,以地方文化名人的人生实践对白鹿洞学规做了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85.
王贤淼在《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中国学术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从教育理念、教学范式到学习方法,都能够从白鹿洞书院教育中的到有益的启迪。白鹿洞书院教育强调对话精神的实质即是主张教与学的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8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朱熹重新修复白鹿洞书院后,亲自为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本文探析了《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对学生在修身.处事。接物等方面的要求,以期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7.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初始动机是要将其办成官学,①这既与理学书院长期在野讲学得不到朝廷政治认可有关,更与有宋书院官学化的"主动"特征相关联。文章以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为蓝本,分析了朱熹将书院主动"官学化"的政治因素和政体原因。得出了追寻政治上的"教化权力"与"治统"、"道统"形式上分立,本质上却高度和合的政体文化背景是宋朝书院官学化和朱熹欲将白鹿书院"官学化"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