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想当年.干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论语》,那是何等的轰动。这位口若悬河的年轻女学者红极一时,成为观众交口称赞的“国学大师”。诚然于丹也受到多方的质疑,其中有名牌大学中文系10位博士联名与她商榷,指其解读《论语》多有主观臆想、  相似文献   
132.
每个电视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无外乎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四个主要阶段,而延伸策略是延长电视品牌“寿命”的必修课。《百家讲坛》的热播及其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的畅销,为中国电视品牌栏目的延伸提供了参考范式,本文尝试归纳分析《百家讲坛》品牌延伸的基本原则、因素及其策略,试图为其它电视品牌的延伸提供一些借鉴和实践观照。  相似文献   
133.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但也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文章探讨了《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解决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对策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大众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4.
最近,常收看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节目。每每由主讲人引领着走向历史的纵深处,感受那一页页或悲壮或雄浑的画卷,品读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璀璨华章时,便心生向往,为  相似文献   
135.
文雨 《甘肃教育》2007,(10S):1-1
关于“国学热”的问题,以前我们也曾做过分析,但主要是围绕央视《百家讲坛》所引发的讨论。但随着举国上下愈演愈烈的“国学”热潮,教育系统也在对“国学”的追逐中,显示出了空前的热情。一波又一波的经典诵读活动,花样繁多的所谓“成童礼”、“开笔礼”,上孔庙,穿古装,读《论语》,背《三字经》,甚至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都加进了“国学”的内容,一时间,真有点让人不知身处何世,人在哪代。是表演,是作秀,还是出于其他的目的,不能不让人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136.
我看易中天     
卢杨 《学语文》2007,(4):42-42
近一段时间,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十分火热,而易中天更可算是其中的一位领军人物。易中天的成功折射出这样的现实: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物质世界中,浮躁的人们已开始静下心来加大对知识的需求,并且渴望用全新的方式加以吸收。  相似文献   
137.
百家讲坛》的成功包含有诸多因素,以其为鉴有利于推进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确立受众为本的思想出发,采取讲座式授课以及开展文学实践环节的实验和拓新,探索更适合文学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方法和实践途径,促进文学经典的传承与教学。  相似文献   
138.
科教栏目一个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播知识、普及文化,促使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科教栏目除了要保持应有的文化品位外,也要贴近寻常百姓,契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为大众喜闻乐见。刚开始走精英路线的《百家讲坛》在开播之初也曾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困境。之后,栏目进行了大胆改革,通过栏目定位大众化、讲述方式故事化、讲述风格平民化、传播形式多元化的调整,更加把观众的认知接受能力与情感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让观众对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像娱乐节目版一样津津乐道,最终使《百家讲坛》成功转型为"大众讲坛"。在当前大多数电视文化类节目日趋式微的形势之下,《百家讲坛》的成功值得所有电视媒体探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9.
两年前,马未都走红《百家讲坛》,貌不惊人,却天南海北,侃侃而谈。我有一个朋友,极爱玉器,那一段对马未都的节目,是每场必看,我有时也跟着看,  相似文献   
140.
央视精品栏目《百家讲坛》,名家荟萃。易中天、孔庆东、于丹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品说三国、指点江湖、解读《论语》,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他们对人生万象的感悟,对大干世界的洞察,聆听大师们的精彩演绎,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