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笑看三季人     
于晚玲 《课外阅读》2010,(12):55-55
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他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门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  相似文献   
52.
短波     
日前,临澧四中聘请学校经营战略管理讲师、上维集团哈佛模式系统专家讲师吴刚,为全校200多名教师举办了一次学校管理知识讲座。这是临澧县举办“校园百家讲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3.
《小学语文教学》2010,(7):57-57
30年前的7月28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大连成立。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示30年来我国作文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学习的范例,本刊联合北京保罗教育,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创新作文百家讲坛观摩研讨活动”,以推动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踏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54.
21世纪初,已经为国人所淡化的国学慢慢升温了,其初不知不觉,其后势不可挡。且不说大学课堂和《百家讲坛》掀起的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暴,单是近十年来,中小学校园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就让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90%的中小学教授孔子的儒家文化,至少有2000多所学校有意识地开展了古典文化的诵读活动。其中很多做法备受推崇。据报道,在一些学校的校园,每天都能听到此起彼伏诵读《三字经》、《弟子规》、  相似文献   
55.
张晓震 《教育》2009,(10):28-29
于丹、易中天等名人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而大红大紫;“开心学国学”也因其娱乐化的形式使目学走向市井大众;受此影响,一些家长利用假期,拉着孩子奔赴各种崮学培训班。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杭州紫阳小学在入学仪式上让学生穿着清朝官服大声诵读“入学三字经”,一时间引起舆论大哗……国学营养不足,如何进补?的确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56.
杨冰漠 《新闻世界》2013,(12):46-47
当前,电视的娱乐化现象日益严重,在给观众以享受和放松之余却削弱了它的核心职责——传承社会文化。本文以央视科教频道的讲座式节目——《百家讲坛》为例,立足于它的文本实践经验,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了电视媒介与社会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人文社科类     
《全国新书目》2010,(15):8-8
钱文忠,百家讲坛著名坛主.一个以善于“说话“而为大众熟知的学者。本月第一名《传统的再生》是钱文忠在各个场合所作演讲的合集。编者认为,钱文忠的广受欢迎.不仅在于他表达精细的思维和口才。更在于他优雅得体的穿着与举止.传达出一股久违了的名士气息。  相似文献   
58.
百家讲坛》“火”的原因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有两个:从传播历史的角度看,现代电视传播方式与原始图示文化相契合;从传统文化特点的角度看,现代电视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重具像感悟的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59.
《上海教育》2008,(3):57-57
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迅速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有人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与狐的神怪小说:也有人说,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的现实社会:而在本书中,《聊斋志异》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不但承载了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的男人梦,更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0.
每个电视品牌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无外乎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四个主要阶段,而延伸策略是延长电视品牌“寿命”的必修课。本文尝试归纳分析《百家讲坛》品牌延伸的基本原则、因素及策略,试图为其它电视品牌的延伸提供借鉴和实践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