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6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化宝藏正在遭受洗劫,博物馆和收藏家们对此置若罔闻。在1972年,100万美元还是一笔让人目瞪口呆的数目,但对住在巴黎的美国文物商罗伯特·赫克特来说,这笔钱还不够他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一只精致的希腊花瓶。这只花瓶是耶稣诞生前500年制作的,由一位著名工匠上的漆。这只被称为“欧夫罗尼奥斯巨爵”的花瓶十分漂亮且相当罕见,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个花瓶值不了100万美元。实际上,大部分博物馆馆长和文物商都认为,这个花瓶的价值不超过25万美元,都市博物馆前馆长汤玛斯·霍伍却反驳说:“如果它是一件了不起的文物则价值连城。”所以霍伍买下…  相似文献   
32.
自古以来,盗窃就是一种常见的影响社会治安的犯罪,它极大程度上的扰乱了社会治安的稳定程度,同时也使得老百姓在平常生活中寝室难安。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大大小小的盗窃案也是令人十分关心和注重的。盗窃一般属于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可以造成刑事犯罪,最高可判定为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所以盗窃案的侦破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鉴别出盗窃案中现场工具痕迹也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3.
当前,盗窃未遂的案件较多,而我国刑法对盗窃未遂的处罚尚未作出具体规定,也未有明确的司法解释,致使审判实践中无法可依,给审判实践带来困难,不利于正确打击犯罪.笔者拟从盗窃未遂的有关争议、处罚范围、比照既遂的标准、以及如何处罚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审判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对盗窃行为认定和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高校对学生享有自主管理权,但不得逾越法律自主创设罚款处分;公告"偷书"学生名单,会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在易生危害的阅览室安装摄像头,但必须注意透明化原则.  相似文献   
35.
2013年1月23日《深圳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其标题为《"神偷"开保险柜不留痕》,这则新闻讲述了宝安公安分局石岩派出所联合辖区所有保安员力量,成功抓获一名专门盗窃工业区保险柜的盗窃高手的事迹。正文部分用了这样一个小标题:"神偷"金蝉脱壳,保安守株待免。显然这里的成语"守株待兔"误用了。  相似文献   
36.
"多次违法"入罪越来越受到立法者的青睐,而《刑法修正案(八)》对于盗窃罪的修订,致使"多次盗窃"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变化,司法实践及理论研究上,学者们对其理解也产生较大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司法解释对于"多次盗窃"缺乏明确界定,且现阶段相关理论成果对于司法实践也缺乏指导意义。从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视角及刑法的可宽恕事由理论视角研究界定"多次盗窃"罪状之入罪标准,以期对当前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37.
在盗窃罪中,对行为人主观上的明知数额与客观上的行为数额存在巨大差异时的评价不能以实际价值客观归责,而应以国民预测可能性为基础,从证明角度,采取预见可能性客观标准推定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区分证明明知、推定明知和无法明知,进而判断行为人明知的盗窃数额,据此对行为人应负的刑事责任做出合理评判.  相似文献   
38.
迷你贝克街     
泄密某阿拉伯国家的大使馆正在开派对。大使的好朋友(也是某国的间谍)拿着水杯走进书房。大使当时正在读机密文件,想收起来已经来不及,又担心对方会发现什么,于是他就不动声色,仍然将文件继续摆在书桌上。文件的字很小,所以他并不担心对方有那么好的眼力,能读到文件上的字。两个人  相似文献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入户盗窃行为为特殊型盗窃罪,但是对入户盗窃没有数额和情节的规定。司法实务对入户盗窃行为犯罪化颇多争议。入户盗窃与一般盗窃罪的区别本质在于入户的非法性和场所特殊性;入户后物色财物即已危及刑法所保护的财产利益;是否获得财产性利益是入户盗窃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相似文献   
40.
正学生偷东西,一旦事发,必然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尤其当所有间接证据皆指向某生时,势必引发班级公愤。而此时,很多老师却往往忙于破案、赔偿、教育等事,而忽视了当事学生的心理。要知道,学生固然偷窃成性,但事发后所要面对的班级舆论压力还是很大的,而且,这时候班上也很容易出现对当事学生的排挤事件。班主任若疏忽大意,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