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216篇
科学研究   34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归纳推理题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观察、分析、猜想和归纳能力,已成为新课标数学高考的热点考题.本文以高考题和模拟题为例解析数列表格型归纳推理题的解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也是一种非逻辑的、抽象的、跳跃式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策略有:创造环境.营造直觉氛围;鼓励猜想,培养直觉习惯;引导思维,体验直觉乐趣;激励联想,发展直觉能力。只有提高直觉思维的质量,才能改进今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3.
陈素星 《成才之路》2011,(30):66-66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区,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信心,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单一地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因此,直觉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一、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4.
根据新课程标准,考查内容将试卷的结构大体可分为"积累与应用""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写作"三部分.按各部分的具体要求,结合日常教学,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1)积累与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考查的要点是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和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如果仅仅为了应付中考,把重点诗词死记硬背,反复训练即可;更高一步是在此基础上将诗词分类,然后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95.
96.
97.
严勇 《数学教学通讯》2022,(24):24-25+49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自然应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文章借助同课异构课例的课堂教学活动呈现了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关系,以期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本质理解知识、理解数学,进而实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意义]探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驱动路径,旨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研究进展。[方法/过程]基于TOE分析框架,结合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特点与实践,提出理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任意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差异的必要条件。(2)技术设施建设、注意力分配、财政分权、公民外部需求和府际竞争是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前因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了组织型、环境型、组织-环境型和技术-组织-环境型四种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组态模式。(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技术、组织、环境条件组态存在着5种潜在替代关系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99.
博士学位论文致谢文本作为隐性知识的固化,可以体现博士生对导师进行知识共享行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将其与学术成果结合分析,有助于理解博士培养模式和知识传承效果。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情报学学科评估为A+的两所高校的157篇博士论文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利用可视化手段对情绪词和评价用词进行展示;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fsQCA),对致谢文本中多个因素与毕业后学术成果数量进行组态视角因果分析,探究博士生对导师行为理解程度与其日后学术成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求学生涯的艰苦奋斗记忆深刻以及对导师指导行为的细腻理解这两种因素,是所有组态中占据核心影响因素次数最多的条件;在两者同时缺位的情况下,对导师学术能力的认可是主要驱动因素;导师应增加指导机会以防止博士生良好的学术能力和知识共享意愿被埋没,博士生应提升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内控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呈现区域差异的特征,塑造激发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的营商环境是缓解这种差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营商环境对创业活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机制有何不同,是否存在一种或几种营商环境组态能够同时产生高创业数量和高创业质量,这是目前学界尚未厘清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本文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31个省份为研究案例,分别探究营商环境单个要素是否是产生高创业数量或创业质量的必要条件以及营商环境组态下产生高创业数量和创业质量的不同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不构成高创业数量或高创业质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对于高创业数量/高创业质量的产生发挥普适作用;产生高创业数量有1条驱动路径,即人文—市场驱动型;产生高创业质量有2条驱动路径,即人文—政务驱动型和人文—法律政策支持下市场驱动型;存在1种营商环境组态可以同时产生高创业数量和高创业质量,即高市场环境、高政务环境、高人文环境为核心条件,辅以非高法律政策环境为边缘条件。研究结果为揭示促使区域创业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缩小区域间创业活动差异的营商环境组态实现路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