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81.
通过比较墨子"兼爱"观与佛教"慈悲"观,揭示两者在本质﹑基础﹑主张三个方面的相似点以及两者在所包含的对象、阐述的角度、历史进程方面的不同点,从而阐明墨学渐衰的原因及释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2.
在新课改背景下,群文阅读能够搭建起课内外的桥梁,让学生在结构化的文本中发展阅读思维能力,有利于规避传统阅读方式带来的机械古板、效率低下的弊端,有利于补充完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3.
球队&乐队     
《当代体育》2008,(20):58-60
这个世界相似的事物很多,即使它们可能毫无瓜葛,或者相去甚远,但只要你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真的有很多相似点,就比如英超的一些球队和现在的一些流行乐队。  相似文献   
84.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沈从文的《龙朱》中各有一个仆人形象--"弄人"与"矮奴",他们在身份地位、聪明智慧、乐观幽默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造成这种相似的原因可以从两位作家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性格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5.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全国众多地区的中考一直遵循着这一理念,将中考命题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新定义图形"问题已经成为中考数学创新试题的一大亮点,现仅以2011年中考试题为例,和大家一起赏析.  相似文献   
86.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研究两者不同点.造成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感情的相似相通和中西创作手法的契合,不同之处则是中西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87.
比喻是写作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兴趣的稳定性差,但可塑性大。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借助比喻的特性,把熟知的形象交给他们,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相似文献   
88.
黄欣 《成才之路》2013,(20):90-91
《孔乙己》和《警察与赞美诗》这两篇小说选入了《汉语》第四册,同属第三单元。两篇课文有很多相似点,我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把握了这些共同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认真发现相似处,以便理解课文内容,最终提炼文章主题。一、作者《孔乙己》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擅长写短篇小说,他愿用"匕首"一样的短篇小说刺向敌人的心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传世名篇很多,如《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药》等。鲁迅  相似文献   
89.
比喻作为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手法,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比喻句比比皆是。比喻句见多了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抓住了不同事物本质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种事物。但是就是这样看似非常普通的比喻,有不少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了12年,到高考时还写不好。这个问题就值得反思和研究了!  相似文献   
90.
“类比”即是一种在找出两个不同事物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点后,把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事物,从而对另一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中。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实验和加深学生的记忆而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其中也不乏因一些教师对“类比”的“一知半解”或是“不恰当使用”而使“类比教学”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