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5511篇
科学研究   14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9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考点,涉及众多的文言词义和语法知识,因而成为众多考生的应试难点。考生只有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剖析其中的知识点并有针对性地复习,才能做到有的翻译,在应考时获得高分。那么,高考文言文翻译涉及哪些知识点  相似文献   
92.
人教版第一册节选《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题为《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中之的用法,很让人玩味。查教参,没有专门提出来讲。翻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册42页解释为之是介词,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  相似文献   
93.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小句性省略是省略的极致,表达简洁明了。文章以哈代的小说《苔丝》为语篇语料,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1)(2)的语篇衔接观出发,以英汉对比方式分析英汉语篇中小句性省略的异同,阐明英汉小句性省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孙天桥 《高中生》2011,(36):37-38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近几年成了高考中的一个热点。让我们来看看它有哪些常考点。考点一:非真实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  相似文献   
95.
王琴芳  黄小辉 《高中生》2011,(15):32-33
一、表示推测类的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类的情态动词主要有must,ought to,should,may,might,could,can。从表示推测的程度而言,由强到弱的顺序应为:must→oughtto(should)→can→may→might→could。表示对现在的推测,用"情  相似文献   
96.
刘炎斌 《高中生》2011,(15):34-35
根据高考考纲和分析历年高考真题,我们发现情态动词是每年必考,所以掌握情态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尤其是那些高频情态动词的用法,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在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本文重  相似文献   
97.
肖小斌 《高中生》2011,(36):30-31
一、考查when,where,why的基本用法考点说明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定语从句时,分别表示时间、地点和原因。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时间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en,在地点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ere,在表示原因的名词后就一定用关系副词why引导定语从句,关键要  相似文献   
98.
刘炎斌 《高中生》2011,(5):34-35
根据高考考纲和分析历年高考真题,我们发现情态动词是每年必考,所以掌握情态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尤其是那些高频情态动词的用法,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在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本文重点对can/could,may/might,must/have to,shall/should,will/would五组情态动词的区别进行辨析.希望能有助于同学们的复习。  相似文献   
99.
徐春红 《现代语文》2006,(9):121-122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是一部语言学经典著作.它的语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迂徐含蓄,颇具口语化,用法灵活而有特点,是古代汉语口语的典范,能较好地反映先秦口语的面貌.它的词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曹丽娟 《甘肃教育》2020,(5):191-191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分不清“得、地、的”的用法。在“得、地、的”中,“得”的用法最为复杂,必须认真研究才能准确把握。一、如何从语义语法上区分“得”的用法“得”(dé)是会意字。右边是“贝”(财货)加“手”。由此可知,“得”的本义是“得到”、“获得”,词性是动词。这个意义自古沿用至今,它的用法大体上可以固定为以下六种:1.作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