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6780篇
科学研究   98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95篇
综合类   216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290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1042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33.
80年代初 ,我国部分管理院校开始采用案例教学 ,全日制高等院校管理教育中的本科生会计教学 ,如何结合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案例方法 ,正在摸索之中。本文拟就此谈几点体会。教学实践表明 ,案例教学有力地改变了过去“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的单向灌输式教学 ,给会计教学注入了活力。在最近一次教学评估调查问卷中 ,学生对于教师讲课内容表示肯定 ,有 90份问卷选择 C项“应使内容丰富些 ,多些案例”,占 1 2 0份问卷的 75%。为了进一步搞好案例教学 ,笔者认为 :1 .案例应具有真实性。一般的例子可模拟实际情况 ,以书…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何龙 《当代传播》2001,(5):75-80
一、互联网来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迄今不用电脑,也不上网。当有人问及此事时,他说他不用电脑,只懂人脑;他不上网,因此免得“自投罗网”,成为“漏网之鱼”……这只是一种幽默说法。不管愿意不愿意、习惯不习惯,电脑、互联网还是以日行千里排山倒海之势来了。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也带来了“捆绑”的烦恼,它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几乎在所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用了“指尖上的信息”(Informationatyourfingertips)这个说法,十分形象地反映电脑时代的特征。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  相似文献   
38.
“实物感知”教学法在服装材料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物感知”教学法具有高效、直观、准确、持久的特点,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崇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今天,在特定的教学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服装材料课中,运用“实物感知”教学法,收效更大。  相似文献   
39.
章着重探讨了电子档数字化虚拟的哲学本质以求对电子档数字化虚拟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作虽不赞成广泛使用“虚拟档案”一词,但却认为档案学术界应对电子档的虚拟性进行深入研究,以迎接行将到来的档案管理中的数字化世界。  相似文献   
40.
倪桓 《现代传播》2001,(3):33-38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