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2217篇
科学研究   27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3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金勇 《考试周刊》2011,(84):23-24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得尤为明显。诗人总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的感情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化抽象为形象,艺术地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离愁别恨、乃至国恨家仇。他们感喟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吟咏风花雪月,寄托明月情怀,纵情抒发胸中块垒。  相似文献   
32.
葛嘉竹 《小学生》2014,(11):26-28
在地球上,有一个富饶的小岛,这个小岛很小很小。岛上只有二百个居民。在这片小而富饶的土地上,有几位富翁。在这几位富翁当中,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家有一栋别墅,和一个花园。老奶奶无儿无女,家里除她之外,就是保姆、保镖和园艺师。有一天,老奶奶隔着窗户看见花园里一派生机的景象很是开心,走出家门,却被一阵刺骨的寒风吹得愈发寂寞了。她多想有人陪伴在她身边啊,哪怕是一只小动物也行啊!  相似文献   
33.
瞧,这群人在干吗呢?红红的烛光,摇曳着;悬在空中的气球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转西撞;五彩的绸带如虹般挂在屋子的四角,在烛光的映衬下,更显光亮;哟,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桌中间还有一个硕大的蛋糕。过生日吧?  相似文献   
34.
在教蒲松龄的《狼》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从‘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一句可看出,这个屠户晚归,是因为贪利而延迟了回家的时间。所以‘晚’是回家晚了,而屠户是个贪财之人。”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备课时,我只是单纯地认为“晚”是时间词语,可理解为“傍晚”或“晚上”,屠户的形象定位也只是因袭传统的机智、勇敢,  相似文献   
35.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占了半壁江山,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中学生增长知识学问、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却存在许多误区,一是以讲代读,喧宾夺主。教师照搬教参和各种教材全解,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权。二是放任自流,虚假讨论。阅读教学中把问题抛给学生,错误地认为  相似文献   
3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有莫友芝清刻本《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二册,该书是清代著名目录版本学家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间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椠本及稿本、抄本的记录,书中文字系莫友芝手写上版,字形方正、运笔圆润,为莫友芝刻书独有。对《宋元旧本书经眼录》的编纂缘起、著录特点、学术价值、研究现状、再版情况进行介绍和评价,以期为莫友芝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7.
正文学批评在今天的尴尬,原因之一来自于这个时代中阅读惰性的空前膨胀。这样的惰性要求文学批评提供判断(即福柯所谓"下判决的那种批评"),越直接越好。很多读者对"现实"的认识与理解,往往被惯性与惰性的阅读期待所腐蚀。在这样的时代中,我更愿意保持一颗虚空灵动的心,以这样的心去承接、感悟文学作品复杂的审美肌理,兴许能更加体贴入微、更富创造性。这颗"心"在20世纪初鲁迅的笔下被描述为"厥心纯白""白心"(其反面则是"精神窒塞"的"伪士",参见《破恶声论》),两个概念都来自  相似文献   
38.
陈绍琴 《成才之路》2014,(19):57-57
正"秘妙",是王国维先生的用语,类似于"诗眼",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诗词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换句话说,就是"心中有,笔下无"、难以用文字尽述的情趣或隐含意味。针对不同的诗词,"秘妙"有时是一个字,正如"杨柳绿千里"的"绿"的意蕴;"秘妙"有时是一个词,恰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穹庐"的博大;有时它又是一个场景,如"日出江花红胜火"中那一片红得胜过火焰的江花;更有时,它不在字里行间,却在读者胸臆中。找准诗词  相似文献   
39.
古人把离愁凝聚成美丽的诗行。长亭、杨柳、灞桥、美酒……或依依不舍、无语凝噎,或故作旷达、潇洒挥手,或凝视前路、忧心忡忡……每每吟诵离别的诗句,总能从其凄美的画面、难以言说的意境中体会到复杂、真切、凄美的别情,让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虽然都是离别,但离别的人不同,离别的原因不同,离别的时间不同,离别时的心境不同,离别后的处  相似文献   
40.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就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和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两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用好文本教材的几种策略。一、关注文眼,分步递进——让教学走入身临其境的故事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来到隆中茅草屋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全文处处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