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督抚制度形成于明代,发展和完善于清朝初年至中叶。鸦片战争以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可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政治、军事势力。清末督抚势力的崛起是形成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19世纪后半叶乃至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42.
咸丰末年,先是李、蓝起义,后是石达开将挥师入蜀,四川局势骤变。一时间,督川人选成了清廷内外议论纷纷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在最终确定湖南巡抚骆秉章入川之前,督川人选曾经有过数次的变更,这其实是当时动荡政局一系列回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44.
苏全有 《历史档案》2006,(1):110-118
关于清末中央地方关系问题,学界总体上认定当时存在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并带有满汉对峙的种族色彩,应该说这一认定在一定程度、层面上反映了问题的情形,但其缺失在于笼统,长期以来的泛泛而论不仅未能使问题清晰化,反而更为扑朔迷离。有鉴于此,笔者拟以邮传部为视点,以邮传部与地方督抚的关系为考察中心,努力切人清末中央地方关系的研究领域,予以梳理、检讨,此中之意义及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5.
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这一概念来源于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1944年)一书,是指在信息传播中一些具有特殊影响力的人,他们拥有改变个人或团体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借用这一概念,对晚清的翻译出版进行考察,分析这一时期意见领袖的变迁,可以看出,晚清的意见领袖分别经历了皇权意见领袖、督抚意见领袖和世俗知识分子领袖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八旗和绿军没落的叙述,到湘军和淮军由镇压太平军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使得一大批军功官僚走上前台,执掌一方成为督抚(总督、巡抚),为督抚专政创造了条件,使得督抚专政成为近代军阀的雏形。  相似文献   
47.
清季督抚幕府改制与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督抚幕府是近代中国地方政治的中枢,在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咸丰朝太平军兴后,督抚幕府作为清代幕府制度的重要层面,在机构组成、职能、人事任用诸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大突破了清幕府制度的原有框架,孕育生长了以督抚为中心的新生幕府官僚体系,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领域拥有空前的控制力,实为近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化之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8.
清代东南诸省在开禁后与海外世界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东南督抚因担任海疆守土重任并兼管海关等事,事巨权重。乾隆后期一系列东南督抚腐败案件的连接出现,其反映的不仅是吏治问题,也涉及社会经济制度和环境等问题。督抚贪腐所得及其投资意向乃至消费习惯等都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晚清时期,地方大员纷纷设立书局。而地方书局的兴盛,得益于清廷重建统治权威的需要、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以及晚清时期中体西用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50.
论清初汉军旗人督抚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初的汉军旗人督抚为研究对象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 ,分析了汉军旗人—满汉融合的“混血儿”,在清初所起的历史作用——即成功地充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