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1802篇
科学研究   625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210篇
综合类   419篇
文化理论   87篇
信息传播   129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916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950篇
  2011年   1093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1036篇
  2008年   1216篇
  2007年   1080篇
  2006年   899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下面是发生在某校程校长身上的两件事:一、小张和小李都是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活泼好胜,进取心强,工作热情高。学校安排他俩担任班主任。为了把班级搞好,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争优创先,始终把对方作为竞争对象,出点子,想办法,两个班级都搞得有声有色,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32.
学术论文中“本文”和“本研究”用法辩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楚才 《编辑学报》2001,13(2):115-116
对2000年出版的50种学术期刊论文中关于“本文”和“本研究”的用法进行了考查,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本文”和“本研究”用法不当的问题,针对典性例句进行了辩证。  相似文献   
33.
金霞 《新闻前哨》2006,(10):28-29
在新闻人物通讯的写作中,直面人物多侧面、多角度的矛盾对立和统一,真实描写他们战胜艰难过程中的喜与忧、甜与苦、得与失,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时代特征等闪光点,才会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才有立体感,才觉得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34.
人称代词既有人称之分.又有单数和复数之别。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活用人称代词,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5.
从运动过程研究中的几例矛盾谈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运动,是一个伴随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矛盾统一过程,必须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6.
对比手法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运用可归结为五种类型:故事情节对比、前后态度对比、夫妇性格对比、老少灵魂对比、自然环境对比.文章指出,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百相.  相似文献   
37.
说起写文章的语言运用,人们往往会谈到词的如何使用比较多,而对句子的运用却谈的比较少,研究的人相对也少。其实词语和句子的运用都同样要恰到好处,这就是修辞的要求。本文就谈句子运用中要注意的两个修辞问题。(一)要跟上下文衔接连贯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它下文紧接着的那句意思,可以用如下五种句式来表达。①鲁迅早就反对过这洋八股。②这洋八股早就被鲁迅反对过。③对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④鲁迅对这洋八股早就反对过。⑤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这五句是一组…  相似文献   
38.
张哲 《报刊之友》2002,(3):39-39
我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党报的舆论监督必须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起到稳定思想,稳定社会,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语言的修辞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反映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而修辞,则是语言运用的规律。一般而言,不符合结构规律、亦即不合语法的话语会影响到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的正常进行,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另一方面,符合语法的语句,未必能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譬如:“这人很爱说话,说个不停”,这句话在语法上毫无问题,却平淡无味。但如果说“这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因为使用了比喻、描摹的修辞手段,效果就好得多,这就是修辞的作用。也就说、语法解决  相似文献   
40.
蒋华  王梅 《语文知识》2006,(1):18-19
一、汽车车尾警示语产生的原因及类型 (一)汽车车尾警示语产生的原因 1.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汽车车尾警示语最为常见。这与大城市经济的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拥有私家车已不再是梦想,因此才有了汽车车尾警示语多样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