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62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635篇
教育   97474篇
科学研究   12102篇
各国文化   698篇
体育   4780篇
综合类   4521篇
文化理论   1674篇
信息传播   29593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659篇
  2022年   1946篇
  2021年   2062篇
  2020年   1856篇
  2019年   1669篇
  2018年   988篇
  2017年   1589篇
  2016年   2245篇
  2015年   4220篇
  2014年   11034篇
  2013年   9192篇
  2012年   11658篇
  2011年   12768篇
  2010年   11023篇
  2009年   11055篇
  2008年   14300篇
  2007年   11437篇
  2006年   9417篇
  2005年   8554篇
  2004年   5281篇
  2003年   4448篇
  2002年   3543篇
  2001年   2865篇
  2000年   2090篇
  1999年   773篇
  1998年   625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电视两种传播模式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华 《新闻界》2005,(2):60-61
社会整合是相对于社会分化而使用的一个概念。19世纪末期,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欧美各国相继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大众社会”的结构转型,社会的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伴随着农民、移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都市里聚集了大量的丧失了历史感和归属感、被细密分工严重异化了的“大众”群体,这些群体不再依靠传统的诸如宗法、血缘、地域而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92.
贺莉 《新闻界》2005,(5):45-4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意识形态的多元开放,加上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等等,人们的观念日新月异,当代文化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其中,一个突出的表征就是大众传媒文化的异军突起与来势汹汹,不仅与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甚至大有凌驾二者之上的意味.在今天这个众声喧哗的后现代消费社会,借助传媒的力量,大众文化以令人眼花缭乱的仿像确立了自己的霸权.同传统文化相比,当代大众传媒文化的审美特质有了一些变化,功利性的突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众传媒文化超功利性的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993.
庞可慧 《新闻界》2005,(5):148-14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规模覆盖全社会,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众媒介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混乱现象.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大众媒介在汉语拼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傅海 《新闻记者》2005,(4):15-16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新闻理论界则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诸如关注美莱屠杀案、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995.
2002年8月.发行量居省级党报之首的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全新改版。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报在华南地区的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得到有力提升,发行量稳中有升,广告逆势上扬。实践证明,《南方日报》的改版模式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是党报谋求新闻改革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996.
朱霞 《新闻知识》2005,(7):79-80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编辑、记喜欢利用并善于利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来获得他们想要的材料信息。我们在街头买份报纸,那中间经常刊登着记暗访的故事,告诉你发生在城市或乡村的一些稀奇古怪事情:我们打开家中的电视,摇摇晃晃的暗访镜头每天都会映入你的眼帘。那么究竟什么是隐性采访呢?理论界给出的定义各有特色,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997.
隐私一词,英中对应的词是privacv,乃从private演化而来,意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范围:我国有学认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隐私主要包括公民的通信、日记、私人件、电话、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以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等。隐私权,就是公民享有的不公开这些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信息的权利。但近年来,媒体不当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心理、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998.
新闻批评,是以新闻为手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活动。它承担舆论监督最重要的社会批评任务,是实现舆论监督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9.
梁灿兴 《图书馆》2005,(2):16-18
本文认为近代公民社会是图书馆事业产生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20世纪初期和目前都处于公民社会的初级发展阶段,指出了当前图书馆发展正确方向是自觉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王军 《视听界》2005,(2):29-30
“真人秀”节目在火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所展现、渲染的人类对金钱的屈服和贪婪,人格尊严的丧失,偷窥欲望的满足,心灵之间的争斗,人性中的尔虞我诈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